評級機構標準普爾繼提出有可能下調歐元區15個成員國及EFSF的主權評級後,昨於歐盟峯會前夕再「加重劑量」向歐盟施壓,指已將歐盟及多間歐洲銀行包括法巴、德國商業銀行及德銀等列入負面觀察名單,一旦峯會未能達成共識致歐元區國家被降級,歐盟及歐洲銀行亦不能獨善其身,而歐盟的「AAA」評級有可能會被降一級至「AA+」。
標普指出,因歐元區的政治、財政及貨幣問題正在惡化,這次行動表達了機構對歐盟發債前景的憂慮。由於歐元區成員國支撐着歐盟的大部分的財政收入(今年佔大約62%),所以評核重點是區內成員國於歐盟面對財困時,對其發債制度的所能提供的支援能力。
多間歐銀列負面觀察
機構預計,歐盟降級不會影響到非歐元區的歐盟成員國評級,但降級會增加歐盟的融資成本,故間接亦影響到歐盟對其成員國的資助。
標普續指,一旦歐元區成員國被降級,其區內銀行定必受到打擊,故同時亦提出將多間歐洲銀行降級的可能,名單還包括意大利裕信銀行、聯合聖保羅銀行、法興及法農等。另外,歐債危機令銀行對美元需求大升,區內銀行紛紛借出黃金以換取美元,令銀行的1個月期黃金借貸利率跌至負0.57厘的近14年低位。
事實上,標普連番「出口術」的行為正備受抨擊,指其有干預政策之嫌。不過,同時亦有不少市場人士贊同做法,認為此舉有助增加機構的市場透明度,讓投資者有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