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時代變遷,國貨公司數目由六、七十年代全盛期逾300間,銳減至近年只得約30間店,主要涉及數個老字號國貨品牌。工會指,租金高昂令靠大面積經營的國貨公司越來越難做,部份甚至要靠分租攤位幫補收入,有些則轉賣健康食品,希望褪去國貨公司老土形象。
現時本港較著名的國貨公司包括裕華、中藝、北角華豐以及即將結業的荃灣新中聯。
國貨公司難捱貴租
中聯曾幾何時是街坊購物熱點,六七暴動期間是左派「基地」,遭港英政府重點搜查。根據當年報道,防暴隊以鐵枝撬門進入沙嘴道中聯國貨搜查,最後更炸開店舖鐵門,搜查後發現店內只有貨物而沒有人。
香港百貨商業僱員總會外務總幹事鄭乃恩表示,中聯是本港歷史悠久的國貨公司之一,除了老街坊支持,由於近年荃灣多了新樓落成,不少年輕人也會光顧。他說國貨公司最難抵擋是持續上升的租金,「做國貨,閒閒哋兩三層,業主一加租就死」。
此外,有國貨公司近年改變形象,希望開拓新客源。其中裕華國貨及華潤堂改走中成藥專門店路線。《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