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rtsSurprise】特首曾蔭權名言「我要做好呢份工」,要做好一份工實在不容易,尤其是將沉重的服裝套在身上的吉祥物,他們背後辛酸比小丑更甚。從來沒有人會在意,演藝人員在「笑容滿面」吉祥物面具下究竟有何表情,他們有被追打的、有不受歡迎而失業的,香港的吉祥物更往往由青年軍「捱義氣」擔任。
NBA的費城76人吉祥物「HipHop兔」出道15年,由於得不到球迷歡迎,新班主入股後,首項工作就是「叮走」牠。球迷或許認為吉祥物只是點綴,其實不少吉祥物都搏命演出,如之前英甲奧咸貓頭鷹「查迪」,就試過踏單車出場戰受傷,又被球迷追打。至於扮演NBA爵士隊吉祥物「熊人」(Bear)十多年的工作人員表示,他有9套「熊裝」供替換,因為每晚擒高擒低演出,很快就令這套30磅的「熊裝」濕透;而最初入行時,每晚表演數小時亦只得25美元酬勞。
本地體壇人有我有
本地不同體育近年亦「加強」與吉祥物合作,像09年,香港首次主辦綜合性的大型運動會——東亞運,賽會便設計東仔與阿妹,這對兄妹吉祥物,雖然外界普遍對這兩個吉祥物的評價不高,但總算人有我有。
近年本地甲組會亦加強宣傳,部份球會除找足球寶貝打氣,還找專人設計吉祥物助陣,像南華、傑志、屯門及公民等也先後推出不同吉祥物,當中以南華最大陣仗,同期推出波南及草南,傑志及公民的吉祥物不約而同為雀鳥,傑志為小藍鳥,公民是鳳凰。至於地區球會屯門與會徽一樣的海豚。吉祥物內差不多密不透風,為免扮演者焗親,每隻吉祥物內也安裝風扇。
公民青年軍扮吉祥物
球迷可能不知道,到底各球會安排甚麼人扮演吉祥物,不同球會有不同做法,像已降班的老牌球會愉園,在甲組曾試過由球會管理人員及球迷客串做吉祥「熊貓」,至於近年的新吉祥物大部份安排球隊青年軍擔任,每次「出場」僅有3位數字的車馬費給青年軍。
負責扮演公民吉祥物為預備組球員丘敏龍(小圖),這位年僅15歲的中五學生不介意每次收數百元車馬費,幫球隊做些額外工作:「Kelvan(公民行政總監貝可泓)在球隊重返旺角場首場賽事前想搵球員幫手,可能他見我比較細粒,便叫我客串,而我亦不介意。」據聞有較大規模的球會聘請專業人士出任吉祥物,每次消費達4位數字。
《體育通識》
66世盃首現吉祥物
吉祥物泛指可帶來幸運的人類、動物或物品,但是,暫時還沒有確實資料解釋吉祥物的起源。而在世盃歷史上,最早的吉祥物是在1966年英國世盃決賽周出現的雄獅Willie(圖);最早有吉祥物的夏季奧運會是1972年德國慕尼黑奧運,當時的吉祥物是一頭叫中Waldi的黑色臘腸狗。至於較受港人認識及歡迎的吉祥物,相信是曼聯的FredtheRed。
吉祥物賽跑遭杯葛
英格蘭球會吉祥物在每季展開前,都會聚首一堂進行別開生面的吉祥物賽跑盛會。不過這些專業的球會吉祥物在去年決定罷賽,原因是這項賽事有越來越多不相干的人士參加。除了一眾英格蘭球會吉祥物外,近年參賽「跑手」亦夾雜了代表商業機構、慈善團體與其他體育組織的吉祥物。英格蘭球會吉祥物指對方,藉賽跑來達宣傳目的,因此決定杯葛活動。
NBA吉祥物最玩得
吉祥物都是人扮演的,但當他們穿上吉祥物的服裝,他們便變成了「超人」,除了要克服球迷的挑釁,亦要「扮鬼扮馬」,NBA的吉祥物更加厲害,在中場休息時,如公牛的Benny會大玩「空中飛人」入樽(圖);相比之下,足球及其他運動的吉祥物,便沒有那麼煩,如足球吉祥物只需開賽前,與球迷齊出場,特定時間與球迷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