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與老鼠 - 盧峯

白馬與老鼠 - 盧峯

讀武俠小說常看到絕頂高手武功登峯造極後來個返璞歸真,把甚麼花招秘笈都放棄,用最粗淺的武功、最沒有殺傷力的武器也能殺敗對手,稱霸武林。正所謂「草木花石」皆可為劍。
有的資深酒徒似乎也有同樣的道行修為。星期天看陳相逢小姐在「蘋果樹下」寫的「故園酒話」,提到名作家EvelynWaugh(故園風雨後作者)的酒事。他說這位先生酒齡甚長,品酒甚多,藏酒量更是驚人。可到晚年口味卻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對波爾多五大酒莊點滴不沾,BBC總監請他喝世紀好酒──1947年ChevalBlanc(白馬酒莊)也敬謝不敏,只集中喝平價的智利、德國紅酒,還四處向人推薦葡萄牙的平價酒MateusRose(碼頭老鼠)!捨白馬取老鼠,除了高手返璞歸真外實在找不到甚麼解釋。
像我這樣酒齡淺、見識少的新進酒徒而言,不要說四七年的ChevalBlanc,要我在任何年份的ChevalBlanc跟碼頭老鼠之間選擇的話,問我一百次也是要喝ChevalBlanc的!
陳相逢小姐又說到,酒評也許是最沒個性的文體,難有個人風格。舉世知名的RobertParker也寫不出甚麼與別不同的tastingnotes。陳小姐的說法不能算錯,那些附在宣傳品或酒會貨品介紹的酒評的確千頭一臉,用字單調乏味,說說顏色,提提香味,介紹一下相配的食物,何時最適合喝就完事。多看幾篇的確會悶得打呵欠。不過,tastingnote性質比較像酒的字典,以工具實用性為主,不大注重感性、文學性的闡述,自然有點乏味。牛津大字典大概沒有多少人覺得有趣,有個性?
酒評其實有很多不同的寫法,我鍾愛的日本漫畫「神之水滴」就是個很好的示範,書的作者用名畫、名曲、詩歌、風景畫來描述不同的好酒,讓人看的心曠神怡,又富詩意。八二年的Mouton是米勒的名畫「晚禱」,2001年的PioCesareBarolo則配上日本詩集「萬葉集」的兩句:立於東野觀煙霜,回首正向月山傾。
這些酒評跟好的文章一樣,充滿想像力,創意與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