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明年經濟定調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由於為定調決定方向的中國最高權力核心政治局遲遲未有開會日期,令市場揣測是全球經濟變得複雜,中央需多一點時間決定明年宏調策略。作為國家智囊團的中國社科院昨先發佈《經濟藍皮書》,並強調抑制通貨膨脹仍是2012年宏觀調控的一項重要任務,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配合的格局不會改變。
記者:石永樂、黃尹華
翻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過去10年開會時間表,今年為自02年以來最遲的一次,主管金融的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早前表示,國際金融危機引發的世界經濟衰退將長期化,是中國領導人迄今為止最悲觀的看法。市場人士認為,國內外經濟形勢嚴峻,是導致定調會遲開的主因。
消費、出口增長急跌
的確,中國經濟被外圍弱勢拖累。根據《藍皮書》的預測,2011年GDP全年增長速度將達到9.2%左右,增速比上年回落1.1個百分點,2012年GDP增長率預計達到8.9%。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李雪松表示,由於國際經濟復蘇乏力、歐債危機不斷蔓延等因素,今年外增長速度明顯回落,預計進出口分別增長24.7和20.4%,全年外貿順差1600億美元左右,為連續第三個貿易順差減少年。
李雪松又指,預期明年的投資將呈現小幅回落,預計名義和實際增長率分別為22.8%和15.4%;消費則受刺激性政策退出等因素影響,料實際增長比上年回落3.6個百分點;至於進出口方面,他預期明年的增速將進一步減弱,預計進出口總額增長率將低於20%,順差將進一步降低到1350億美元左右,李雪松表示,從「三頭馬車」方面來看,增速明年都將有所放緩。國際形勢方面,社科院副院長李揚直言,明年開始,「也許要延續5至10年,很長時間全球經濟是低迷的。」他形容,「保增長」恐成全球共同課題。
《藍皮書》亦預測2011年全年CPI全年上漲5.5%,明年將回落4.6%,但李揚指,估計在短期內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配合的格局不會改變。除了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李雪松提到要深化資源要素價格改革,加快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明年全球幣策料鬆
社科院預測,明年以及今後幾年,全球主要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是趨向寬鬆,並多透過增加貨幣供應的貨幣政策進行,因此預期全球可能面臨流動性寬鬆的局面。另外,商務部昨發表《中國的對外貿易》白皮書,內容強調,目前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仍在不斷出現,中國對外貿易將進行新調整,進一步擴大開放,與貿易夥伴共同應對挑戰,推動外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