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捷淡出香港放棄三大舖 分店5年減半

思捷淡出香港
放棄三大舖 分店5年減半

【本報訊】因租金及人流問題,思捷環球(330)早前決定放棄中環皇后大道中旗艦店,連同未能續租的銅鑼灣利舞臺及尖沙嘴中港城分店,思捷短短5年內大幅縮減本港分店數目逾半至只有12家。與外國時裝品牌大舉進軍本港相比,令人覺得集團正計劃淡出香港。思捷發言人則否認集團撤出香港零售市場。
記者:陳健文、程俊華、吳綺慧

思捷在早前九月業績會上表示,會全面撤出西班牙、丹麥及瑞典等錄得虧損的零售市場,並於歐洲及亞太區關閉80間虧損分店,惟當時未有提及如何處理香港市場。市場估計,香港市場多年來一直處於虧損狀況。思捷發言人則指無意撤出香港。

高峯期26店 將減至12家

截至今年六月底,思捷在本港共有17家分店,按年淨減少2家;根據集團網頁,到最近更減少至15家,僅為高峯時期約一半(07年度時約26家),若將3家將會關閉的「大舖」計算在內,思捷在港的銷售網絡將減至12家,數目在亞太地區中僅多於澳門。
有租務市場人士指出,思捷放棄的中環分店,是集團3年前承租,根據租約思捷是有優先續租權,惟由於業主受美國品牌GAP以每月500萬元租用陸海通大廈影響,故將租金由原本的122萬元調高至逾200萬元,思捷因此決定放棄續租。
不過,該租務市場人士稱,就算思捷接受加租1倍,業主亦不一定會租給思捷。他說:「家業主除咗睇租金之外,亦會睇埋個品牌,好似皇后大道中分店都未有人承租㗎,但業主都係加咗先,覺得一定有人租,叫思捷知難而退囉。」
記者昨日下午3時到皇后大道中Esprit分店視察,兩層高的旗艦店只有十多名顧客。記者在門外守候約10分鐘,約有15人進內購物,其中3人有「幫襯」。相反,只開業兩星期、在Esprit對面的GAP,單是地下已擠滿20多名顧客,客流量10分鐘內有40人,足足是Esprit一倍多。

Uniqlo登陸香港6年多,分店越開越多。 資料圖片

利舞臺舖遭Uniqlo預租

由於海外品牌大多視本港為進攻內地市場的「橋頭堡」,故近年海外中高檔零售品牌均急速在港擴張,如曾有意收購佐丹奴(709)的日資Uniqlo,現時在港分店已超過「地頭蟲」思捷,去到16家;原是思捷旗艦店的利舞臺分店,其僅餘的兩層亦已被Uniqlo預租。
至於思捷位於尖沙嘴的3層高旗艦店,市場人士說,由於集團是於08年以230萬元承租,今年剛好是第3年、即需再檢討租金,相信業主會大幅加租,料思捷亦會放棄該舖。事實上,思捷管理層去年曾私下向基金界透露,由於人流太少,預期續租機會不大。
本報記者昨亦有到該旗艦店視察,同樣發現人流稀少,10分鐘內僅不足10人出入,更沒有人是購物後提着紙袋離開。相反,附近廣東道的H&M及海港城內的Zara,5分鐘內已分別有57及61人進內瀏覽,有幫襯的顧客亦至少8至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