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日本明治奶粉被驗出含有放射物質銫,該公司解釋是生產過程中,原材料被空氣中的放射性塵埃污染所致。有學者指除空氣外,泥土及海水也是核輻射污染源頭,不排除有生物因遭受污染,令有關生物製成的食品含有放射性物質。
輻射水污染食物鏈
日本明治公司向日本傳媒表示,今次被驗出含有放射性物質銫的奶粉,原材料來自北海道,指這批原材料於今年3.11日本地震前運到埼玉縣廠房,在地震發生後三日進行風乾過程中,這批原材料懷疑受空氣中放射性塵埃污染。
城大生物及化學系副教授林漢華表示,奶粉原材料有機會受空氣放射性塵埃污染,但他指,由於福島核電廠曾排放大量輻射污水入海,泥土及海水或成另一輻射污染源頭,污染食物鏈,「當有牛隻等生物進食受污染嘅植物後,由呢啲牛生產嘅牛奶等食物亦受污染,當人食呢啲受污染嘅食物後,就會吸取放射性物質」。
今次已非首次日本食品被驗出含放射性物質,自福島核事故後,日本的牛肉、米、菜、魚類、茶葉及中藥亦先後驗出放射性物質,部份福島縣兒童的尿液樣本含放射性銫。
明治回收的STEP奶粉批次
保質期(最佳食用期限)
2012年10月3日
*2012年10月4日
2012年10月5日
2012年10月6日
*2012年10月21日
*2012年10月22日
2012年10月23日
*2012年10月24日
註:*號為驗出含銫的批次,其餘為安全起見回收;保質期印於罐底
資料來源: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