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面對薪金租金成本不斷上漲,本地消費股正面臨寒冬,而服飾股最具隱憂。據各服飾股剛公佈業績顯示,普遍薪金及租金支出狂飆升,當中最誇張升近五成,不少企業更同時面對內地業務的挫敗,前景苦不堪言,市場憂慮行業最終會步內地體育用品股後塵。
記者:林靜、陳皓怡
服飾股昨隨大市向下,跌幅約1%至2%,Joyce(647)則跌2.4%。本地零售股陸續公佈截至9月底止中期業績,雖然整體純利增幅仍標青,惟員工成本卻升10%至48%不等,租金成本漲幅更介乎16%至44%,倘市場擔憂的人民幣升勢止步應驗,對依靠內地自由行市場的本地零售股更加添一重打擊。
Joyce、包浩斯內地受挫
當中最堪憂的為走中檔路線的包浩斯(483)及I.T(999),前者純利倒退逾三成,短期應付賬急升2.3倍,資金壓力不輕;後者的租金及員工成本增幅最誇張,分別達44%及48%,毛利率亦下跌0.2個百分點,存貨周轉天數由141天增至177天。至於由盈轉虧的盈進(1386)毛利率亦降0.86百分點,流動現金更勁減四成至7746萬元,股價自9月起累瀉約七成。
康宏證券及資產管理董事黃敏碩雖然對行業周期和盈利增長是否見頂有保留,但承認零售股現正處整固期,「個別在內地發展不是很標青,而租金等成本上升,行內競爭加劇,令市場擔心最終會步體育用品股後塵。」
不過,要數最驚嚇數字,可謂Joyce及包浩斯的內地業務溢利勁瀉逾九成,至分別僅25.5萬元及110萬元,雖然Joyce指是受礙內地開店的前期開支,惟包浩斯管理層已坦承競爭激烈,特許經營銷售下降,正計劃削減內地規模。而數據已反映早年被視為肥肉的內地消費市道已見放緩。京華山一研究部主管彭偉新表示,「這幾年大家看好內地發展,不過看好不等如做得好。」他解釋,香港零售公司經營看法與內地品牌有異,故轉攻內地並不一定有着數。
珠寶股毛利高可吸
彭偉新建議,投資者應轉吼毛利較吸引的金飾和珠寶股,黃敏碩亦倡吸珠寶股,並提醒投資者應留意勢頭較強股份,如澳門博彩及百貨股等,部份毛利較高的服裝品牌亦不宜太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