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連衰四個月 信保局出手港翻兜舊招救中小企

PMI連衰四個月 信保局出手
港翻兜舊招救中小企

【本報訊】環球經濟漸入寒冬,11月滙豐香港採購經理指數(PMI)連續4個月轉差,報48.7。香港出口信用保險局繼金融海嘯後,決重施故技推出措施支援中小企度難關,豁免客戶年費一年,相當於每名1500元。 記者:周燕芬

不過,有中小企認為信保局不修改要求所有會員客戶都要為旗下海外客戶買保單的要求,豁免年費屬小恩小惠,未能為中小企解困。
11月份滙豐香港PMI較10月份再降0.3個百分點,顯示企業經營環境溫和下滑。滙豐大中華經濟師郭浩庄稱,香港私營企業的經營活動雖然仍放緩,但未至於崩潰。

免年費一年加快審批

香港出口信用保險局主席林宣武昨表示,會豁免客戶年費一年,以3、4000會員客戶計算,涉及金額約500萬至600萬元。另外,非信保局客戶,信保局亦可免費提供3個海外買家的信用評估服務。
信保局亦會加快審批信用限額申請,由4天縮至3天。信保局亦會盡量提高客戶的承保額度。他又指出,海外買家若出貨前已倒閉,或是出貨後拒絕提貨,這類風險亦是信保局的承保範圍。
對此,香港中小企協會會長佘繼泉表示,現時出口商毛利已經很低,他希望信保局允許會員客戶只為有風險的海外客戶投保,一些有良好往績紀錄,相信不會走數的海外買家,希望不用一併列入強制受保範圍,廠商可藉此減省保費負擔。否則,他認為新推支援措施對中小企實質幫助不大。

不能「啃全部爛賬」

林宣武回應,基本上若信保局評估所承保的客戶會是一項爛賬,信保局是有權不接受。信保局不可能「啃晒全部爛賬,因為信保局嘅錢都係納稅人嘅錢!」只可以「豬頭搭豬骨」接受客戶所有海外買家的承保風險。
林宣武稱,至今大部份珠三角港商經已由來料加工轉為三資企業,可以拓展內銷市場;只餘下約3、4000家企業未有轉型。而信保局今年3月開始,接納港商於內地及海外擁有百分百權益的子公司投保。
面對海外買家有延期付款趨勢,林宣武透露,中國外管局已於上周放寬廠商出口貨額滙回內地的期限,由原來最長180天,延至240天,甚至360天。

信保局支援中小企措施

.豁免保單年費一年,價值1500元
.免費為非信保局客戶提供3個海外買家信用評估服務
.100萬元以下信用限額申請審批日期由4日降至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