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樓市隨天氣越來越冷,內房發展商為加快資金回籠,盡展渾身解數促銷樓盤,上海一家房企更為旗下寫字樓項目推出三年溢價回購的促銷策略,反映發展商對資金的渴求。雖然樓市在中央調控下已吹淡風,惟住建部「企硬」,要求限購令到期後續期,表明無意放寬調控樓市。 記者:陳韻妍
為減低年底的資金壓力,滬房企綠地集團位於奉賢南橋鎮的寫字樓項目「新城一號」,推出買家三年後可對項目溢價16%進行回購,並表示回購後仍有盈利,以消除買家對樓價下跌的憂慮,提高購房意欲。
年尾須加快現金回籠
內地房地產信息集團分析師薛建雄認為,溢價回購實際上就是發展商以年利率5厘向買家借錢,與銀行三年期的存款利率相若,惟借貸成本卻較銀行貸款及地方融資低很多,即使房價三年後續跌,發展商回購後可降價出售,倘原本購地的成本低,降價出售也能保證利潤,可說是低風險的回籠資金政策。
事實上,樓市上月銷情慘淡,遂成內房企業加快促銷的催化劑。龍頭萬科11月銷售面積及銷售金額「雙降」;中渝置地(1224)及首創置業(2868)合同銷售額按月亦分別跌36%及10%,碧桂園(2007)跌幅更大,銷售額按月大跌43%至25億元。
京華山一研究分析員何偉富坦言,內房企業「缺水」是肯定的,因年底往往需要繳付建築費、地價等費用,故對發展商來說,今年的年關相當難捱,惟有加速賣樓,加快現金回籠,但目前內地樓價跌幅仍未算太大,尚未出現大規模降價潮,估計中央短期難以放鬆調控樓市的手段,即使日後政策微調,撤銷限購令亦會是放寬樓市的最後一步。
30城市未達調控目標
中央今年為打壓樓價,推出「新國八條」到限購令等調控措施,同時對608個城市頒布房價調控目標,但北京中原地產報告顯示,目前仍有至少30個城市未完成調控目標,主要分佈在東部、東北及華南等地,大部份為非限購的三線城市,當中部份城市價格漲逾10%。
房價調控成效參差,住建部已放風,內房調控政策從緊的方向未變,地方限購到期後將會續期,因中央擔心現階段放寬可能會觸發樓價出現報復性反彈,故維持從緊較恰當,當局亦構思限貸、推進房產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