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各國銀行業將要面對新資本要求,內地銀行業為與國際接軌,亦要相應增加資本要求。中銀監副主席王兆星早前表示,不會對內銀資本有過高要求,以免對內銀競爭力造成打擊。
免損國際競爭力
中銀監早前宣佈,要求內地系統性重要銀行的核心資本充足率要達11.5%的下限,該些被定為系統性重要銀行的核心資本充足率,將要在2013年底前達到9.5%,而中小型銀行資本要求則較低。王兆星說,過高的資本要求將損害內銀的國際競爭力,故中銀監希望在實現國際標準的同時,亦要保護和提升內銀的國際競爭力。
相比起新資本要求,評級機構惠譽昨於電話會議中表示,內地流動資金不足更令人憂慮。惠譽金融機構評級團隊主管朱夏蓮認為,內銀的存款增長今年有所放緩,主因部份資金轉投理財產品,尋求更高回報。而存款縮減,將導致內銀信貸有所緊縮,規模較小的銀行如廣發行、深發展及興業銀行所受壓力更大,該些小型銀行明年甚至有機會被降評級。
雖然人行上周宣佈下調存款備金率,為內銀釋出約4000億元人民幣資金,但朱夏蓮認為規模不足,難以解決內銀流動緊張問題。她又預計,人行為紓緩內銀資金不足問題,下調準備金率的舉動將陸續有來。至於進一步的寬鬆貨幣政策,則視乎內地通脹,她指出,一旦通脹有所反彈,將限制人行的貨幣政策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