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癌症病人增加,專責提供電療服務的放射治療師越見吃香。公立醫院數據顯示,放射治療師較5年前增加兩成,除因工作環境惡劣外,私院與公院的薪金差距也是人才流失因素之一,前者起薪近3萬元,較後者多6,000元。在九成癌症病人都依賴公院電療的情況下,有醫生坦言,電療輪候期已達八周,較醫管局服務承諾的四周長一倍。
記者:陳凱迎
醫管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最新數字,09年約2.6萬名港人患上癌症,較00年約2.2萬人增加約22%。癌症病人很多時需接受化療及電療對付癌細胞,後者要由放射治療師專門負責;由於費用昂貴,九成癌症病人選擇留在公院接受電療。
「四周承諾」得個講字
然而,公院放射治療師近年流失情況惡化;醫管局數據顯示,2010/2011年度共流失172名放射治療師,較2006/2007年度的146人增加17.8%。有公院腫瘤科醫生透露,醫管局雖有服務承諾,於癌症病人確診後四周內開始電療,但在放射治療師人手不足下,部份癌症病人實際要等六至八周才可開始電療,「等咁耐對病人嘅病情同心情都有壞影響,四個禮拜(服務承諾)都係得個『講』字。」
另有於公院任職的放射治療師表示,要應付電療服務需求增加,惟有將每日的服務時間延長,「例如正常返朝九晚五,我哋就要早晚各OT一個鐘,變成朝八晚六。」她坦言不時忙到無時間飲水,有尿意時也要強忍。
公院工作環境惡劣
香港放射治療師協會前會長邵治亨認為,公院放射治療師人手流失,除受員工退休影響外,也與公院工作環境惡劣,令治療師跳槽到條件較好的私營市場有關。
以養和醫院為例,該院放射治療師的薪級點介乎18至28點,高於公院的14至24點;畢業生入職養和,起薪已有每月2.8萬元,較公院的2.2萬元高,另加年終雙糧及花紅。
協會數字顯示,本港現有的238名放射治療師中分別有178人和60人於醫管局及私營市場工作。邵治亨認為,公立醫院要為放射治療師流失問題止血,必須改善他們的工作環境及條件,以防電療服務質素下降,癌症病人最終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