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人行前顧問余永定在內地報章撰文,指當前人民幣滙率出現貶值趨勢;財資界指出,因人民幣升值期望消退,過去兩個月,人民幣離岸價(CNH)在現貨及遠期市場合計的日均交易量已下跌近三成,相信短期內人民幣「不會成為受追捧貨幣」,故企業存款或個人每日兌換2萬元人民幣興趣料均向下。
記者:劉美儀、董曉沂
10月份香港人民幣存款兩年來首見回落,加上本港跨境貿易結算滙款總額按月下跌,主因人民幣升值「無睇頭」,離岸價CNH持續出現「倒掛」(較在岸價CNY弱)。
現貨價連續4日觸下限
人民幣在岸價CNY昨再高開低收,開市中間價報6.3349,惟之後回軟,現貨價曾觸及0.5%的每日跌幅下限,是自上周以來連續第4日觸及下限;昨日收報6.3641,較上周五收市跌44點子。人民幣離岸價CNH則略為回升,收報6.38,惟仍較CNY偏弱倒掛。滙商指出,人民幣升值前景淡化,在中美貿易仍然失衡下,就算未出現貶值勢頭,但升值空間亦幾近零。
人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前委員余永定表示,香港CNH滙率下跌是香港CNH市場上人民幣供大於求的結果,原因可能包括歐債危機造成對美元需求更大,離岸人民幣賣盤增多,導致CNH向下;擔心中國經濟增長前景的悲觀情緒上升,導致對人民幣和人民幣資產需求減少;國內企業為了在香港CNH市場籌集低成本資金,大量滙出人民幣,助推CNH滙率的貶值。
高盛預計,人民幣未來三個月升幅料不足1%。明年上半年升幅將低過3%,但下半年可達5%,全年計升值幅度可能不超過4%。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表示,即使人民幣升值預期不再熾熱,但有助市場平衡發展,因投資者不再單方面持有人民幣,有助整個市場交易。
滙豐:有客戶兌回港元
企業存款增減,已成為本港離岸人民幣存款升跌關鍵,滙豐銀行環球資本市場亞太區副主管兼香港區交易主管陳紹宗表示,短期內市場看不見人民幣大幅升值空間,故企業客戶對「坐」人民幣存款在港的興趣變得審慎。現時不少客戶寧願選擇將人民幣兌換回外幣或港元持有,他指出,CNH倒掛,令有貿易背景的企業在港沽售人民幣的誘因消失(因在岸沽售滙價更吸引),故本地積累的人民幣頭寸亦相應縮減。
中信銀行國際財資部執行副總裁兼司庫陳鏡沐認為,外圍市況陰晴不定,美元始終是最主要避險工具,加上市場憂慮內地經濟及製造業顯著放緩的形勢下,故短期內人民幣「不會成為受追捧貨幣」,無論企業或個人兌換興趣均趨向冷淡,以場外形式進行的CNH現貨及遠期市場,日均成交量近期亦已下跌近三成。
中大工商管理學院會計與財務高級導師李兆波表示,短期內人民幣有貶值壓力,但長遠而言人民幣滙率一定向上,故他認為現階段不宜賣出人民幣,因估計人民幣跌幅有限,一出一入反而可能蝕差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