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小圈子選舉的荒謬多不勝數,正當96%香港人都無權選出自己的特首,原來不少非香港人卻可透過這不義制度投票。本報翻查選舉委員會第一界別中的兩個商界組別,發現有內地省市政府來港設立的「窗口公司」取得公司票,連台灣和澳洲駐港機構都是這兩個組別選民。此外,大財團分拆多家業務不明的神秘公司就可取得多票,選舉的公正和代表性蕩然無存。
選舉委員會中的商界(一)和商界(二)各有18個選委席位,今屆商界(一)由21名候選人競逐,商界(二)的18名候選人則自動當選。翻查選民名冊,兩個組別分別有860及1783名選民。兩個組別均設有團體票,登記資格就是須成為香港總商會或香港中華總商會的會員。
香港總商會只要求團體交4,500元入會費,中華總商會亦只須擁有香港的公司註冊華商交6,000的入會費即可,想加入小圈子,「成本」並不高。
大財團分拆公司攬票
記者翻查商界(二)名冊,發現其中一個團體選民為「京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BeijingHoldingsLimited)」,由北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有。根據中聯辦的網頁,該公司是北京市人民政府在港設立的「窗口公司」,負責「溝通京港經貿聯繫」。另一個商界(二)選民「驪山有限公司」,其網頁註明是陜西省政府駐港窗口公司。換言之,內地省市政府只須來港設立公司,就可輕易透過商界取得選票。
記者在商界(一)的選民中同樣發現台灣行政院駐港機構「遠東貿易服務中心駐香港辦事處」和「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政府辦事處」的登記,即台灣和澳洲政府同樣有機會投票選香港特首。
選民名冊上還有不少大財團疑似種票的痕迹。記者發現九倉旗下的會德豐有限公司,同一地址共有13間公司登記選民,全部均為會德豐子公司,其中不少用如「PachinoLimited」等簡單名字,沒公開從事甚麼業務。新世界集團位於新世界大廈30樓的地址更有15間公司登記選民,部份公司業務不明。
記者亦發現,1997年已停刊的《新晚報》仍然是商界(二)的選民,另一份停刊更久的報紙《香港夜報》亦同樣是選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