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電影《禮儀師之奏鳴曲》觸發不少港人對投身殯葬業的興趣。有私營殯葬中介公司最近舉辦殯葬業課程,期望藉此提升業內服務質素並吸納新血,解決業界青黃不接問題。71名學員昨日畢業,當中有護士、有社工,但只得兩人成功加入本地殯葬業。舉辦課程的公司負責人稱,正與大專院校商討,計劃明年合辦殯葬課程,希望政府能推出殯葬業從業員發牌機制。
記者:郭慧嫻
「未了解前好似好恐怖,了解後知係幫人,咁有乜好驚呢?」39歲李俊杰,是首屆證書及文憑課程畢業學員,並獲主辦課程公司頒發三等獎獎學金。他憶述,受2009年一套講述禮儀師的電影啟發,加上本港人口老化,每年有逾四萬人離世,認為殯葬業是必需品及行業有發展潛力,今年六月報讀相關課程。
解決青黃不接吸新血
他說完成課程後始知道,這一行每個工種分類仔細,例如頭花的顏色及夾在頭上左邊抑或右邊意義都不同。他又指三個月的課程「堂堂有驚喜」,曾親看「執骨」、考察墓地風水和落葬過程等,最難忘的是與學員合力抬起一副逾百斤重的棺木。
李俊杰從事物業管理逾十年,他稱日後有意轉行投身殯葬業。他坦言家人起初並不贊同,太太對殯葬業更感害怕,經解釋後才逐漸獲家人接納,但仍憂慮殯葬業收入有限,會入不敷支,故需進一步了解行業情況才轉行,必要時會重返物業管理行業。
另一名畢業學員任小姐亦有意投身成為遺體化妝師,但她指殯葬業的「世襲制」窒礙有志之士入行,若要入行則只能考慮從事中介服務或骨灰龕銷售工作。
主辦課程的7749有限公司主席程廣寧稱,今年首屆殯葬業課程,學員包括護士和社工,共有71人畢業,當中18人成功投身業界。董事總經理袁伍鳳補充,該18人全部任職銷售工作,僅兩人加入本地殯葬業,其他人則從事內地殯葬中介服務。程廣寧指出,現時業界約有2萬名從業員,平均年齡約50歲,擔心日後會青黃不接,希望舉辦課程吸納新血入行,繼承傳統殯葬文化及提升業界形象。
程說本港暫未有政府認可的殯葬業課程,正與大專院校商討合辦課程,望逐步規範課程。他希望政府長遠能為業界推出像中醫發牌制度的機制,讓有多年經驗的殯葬業從業員資歷得到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