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2012年總統大選首場電視辯論昨日登場,現任總統兼國民黨候選人馬英九、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及親民黨候選人宋楚瑜首度同台,就內政外交及經濟等問題交火,其中兩岸關係更是焦點;馬批蔡不敢說「不獨」,重申「九二共識」;蔡則主張「台灣共識」;宋則兩頭出拳,強調兩岸和平的重要。台灣輿論認為,這場辯論馬英九先勝一籌。內地網民羨慕台灣民主。
昨日辦論是本屆大選三場電視辯論之一,由台灣公共電視台與《蘋果日報》、《中國時報》、《自由時報》和《聯合報》合辦,另有30多家媒體連線報道。辯論會兩個半小時,分申論、媒體提問、候選人詰問和結論四段。因外界預期馬英九將主攻民進黨的軟肋兩岸話題,故前日晚蔡英文突然宣稱,若她當選將成立一個「兩岸對話小組」,先打預防針。
但馬英九不理會,昨一開波就打兩岸牌,直轟蔡英文拋出兩岸對話小組,「這種急就章操作,與前總統陳水扁沒有兩樣」;他指,蔡想用「台灣共識」取代「九二共識」,但「九二共識」是前總統李登輝拍板定案,就是「一中各表」,「一中是中華民國,現在三位都在競選中華民國總統,這有甚麼不對?」他斥蔡提出台灣共識,「沒有人知道那是甚麼,只有她自己知道」。
馬批蔡不敢說「不獨」
全場馬英九不停借兩岸話題批蔡英文。他指,九二共識是兩岸擱置爭議共創雙贏好辦法,「不統、不獨、不武」已是台灣的主流民意,是幫台灣解決問題的方法;他詰問蔡「敢不敢說三不?尤其是『不獨』這一項?」他又譏蔡曾反對兩岸ECFA(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指ECFA是「糖衣毒藥」,令台灣經濟完蛋,現在又稱「可以承受」,「(她)一直在變,沒人知道最後是甚麼」。
馬英九勝一籌
蔡英文反駁稱,九二共識「是國民黨和共產黨的共識」,指2008年馬英九任總統後,把國共共識未經民主程序轉化成兩岸共識,「這是傷害台灣民主最大的地方」。她強調,台灣共識講究的是民主程序,「也就是所有台灣人坐下來好好談,有了共識再去跟中國談。」宋楚瑜則主張,若當選要明確向對岸表示,兩岸要和平須尊重台灣人民希望維持現狀的意願。
三名候選人還就台灣的內政、經濟等問題交火。台灣有學者認為,馬英九從開始略顯緊張,慢慢表現穩定沉着;蔡英文則一貫學者風度;宋楚瑜雖未見火力,但力求穩重。
台灣《蘋果日報》請現場多位嘉賓評價辯論會整體表現,馬英九以7.4分先勝一籌,宋楚瑜以7.3居次,蔡英文則以6.5包尾。
台灣《蘋果日報》/中央社
馬英九(61歲)
籍貫:湖南(香港出生)
學歷:台灣大學法律學士、紐約大學法學碩士、哈佛大學法學博士
經歷:法務部長
陸委會副主委
台北市長
國民黨主席
中華民國總統(2008至今)
蔡英文(55歲)
籍貫:台灣屏東
學歷:台灣大學法學士、美國康乃爾大學法學碩士、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法學博士
經歷:立法委員
陸委會主委
行政院副院長
民進黨主席
宋楚瑜(69歲)
籍貫:湖南
學歷:台灣政治大學外交系學士、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政治學碩士、美國喬治城大學政治學博士
經歷:台灣省省長
親民黨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