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媒體新浪網報道,港交所(388)行政總裁李小加,昨在深圳出席中國國際期貨大會時表示,中國在眾多商品上已是全球最大生產及消費者,內地商品期貨市場發展蓬勃,但需要走向世界,並與外面需求及格局連結一起。中證監前主席周正慶,在同一場合亦建議,內地期貨市場發展已步入正軌,現階段推出《期貨法》時機已趨成熟,通過法則,有助解決基本制度問題。
全球經濟萎縮,但李小加指,大宗商品交易仍然蓬勃,國內商品期貨市場規模巨大而興旺,不過在與海外市場的格局連結上,仍要探討結合點,對港交所而言,他說並不在乎「火車」開到那裏,「只在乎第一站在香港」。
他又以「大觀園」門檻高及怎樣「當丫鬟」作比喻,解釋港交所面對內地龐大市場,及企業走出去機遇時,戰略定位及發展限制,像中國滙率及利率市場還未完全改革,港交所要找到能配合發展進程的產品切入點。
應制訂統一法規
現時利率及滙率等一系列產品,銀行透過場外形式(OTC)操作,他說港交所「不會搶」,但順應金融危機後國際加強監管規定,港交所「會從OTC場外清算開始」,「逐漸向標準化合同」邁步。
周正慶亦表示,國內期貨市場規模日漸擴大,雖然在期貨管理條例下,中證監有規範文件,期交所及期貨業協會亦制訂了規則,但他認為,始終需要一套更為確定的行業大法及統一法規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