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心直說:滯脹困擾明年會更衰 - 胡孟青

青心直說:滯脹困擾明年會更衰 - 胡孟青

臨近年尾,各大投行相繼為來年市況把脈。市場的共識為,明年經濟不但不會好過今年,而是會衰好多。既然後市基本面不樂觀,有大行索性暫時不替恒指明年目標範圍做預測。
翻查近幾個月有關港股的策略報告,分析員對來年恒指預測最淡的,暫時是要下試14000點左右,最樂觀亦只有22000點。大行目標從來欠缺準繩,但從多份報告思路分析及恒指目標而言,暫時是有睇淡無睇好。因此,就算睇淡睇得準,也請不要出來呈英雄,因為阿媽根本係女人,但有鬚就未必係老竇。講足幾年才實現,肯定唔係magic啦!錯過了中間的所有反彈,彈完千幾點就話仍會有反彈,然後再自命先知就叫做肉酸,簡直係衰過睇錯市。

市盈率指標變陷阱

假如現在有人膽敢走出來話明年港股要見28000點,樓價冇得跌,結果又被你Call中,閣下才是真正的先知,事先聲明,兩三年後才見28000點,唔算數!當然,真正的走勢會否再逆凡夫俗子而順先知思路而行,明年自有分曉。
明年比今年更困難,主要原因是滯脹問題。在增長低迷、成本卻持續高企情況下,企業更難轉嫁成本,本身毛利率只會每下愈況。分析股市,靠整體市場的估值比拼,參考市盈率高低。可惜,在滯脹或增長低迷的時期,市盈率指標可能是陷阱。
我們難再寄望重演09年V形反彈的神奇力量,雖然過去兩年經濟增長大致強勁,但套用自己經歷及整體社會情況,家庭或人均名義收入增長,已追不上物價升幅。故此,我們極有可能已經初步經歷了兩年的滯脹局面。經濟低迷或滯脹,是既持久而又具擴散性的病毒,可能最先是個人層面感受,繼而是企業以至整體經濟;所以,股市的估值亦很可能最遲才作出反映。
胡孟青
獨立股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