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華醫院一百年:中西醫服務的角力

廣華醫院一百年:中西醫服務的角力

廣華醫院於1911年開幕啟用時,很多人都認為中國必須在保留本身文化底蘊之餘,亦要向西方的現代發展模式學習,因而有「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說法。不過,雖然政府大力推動廣華醫院發展西醫服務,但東華董事局及廣華醫院卻擔心中醫漸漸被西醫取代,所以表達反對意見。
到1926年,廣華醫院已發展西法接生服務超過10年,由於獲婦女接受,接生房不時有人滿之患,政府遂提出中醫讓出一間病房予接生房發展。這建議引起院內中醫聯署致函東華董事局提出反對,表示院內只有一間純中醫的男病房,30多個床位遇上春夏病症多時需要容納50多人,本已不敷應用;並謂「院內有中醫,乃能得多數華人之信仰」,又謂「設若院內無中醫,已不成華人醫院‥‥‥」。
在1920、30年代的東華三院董事局會議紀錄裏,不時有中西醫服務角力的紀錄。事實上,儘管廣華醫院當時中醫求診人次較西醫的多,院方仍盡力完善西醫服務,如改善傳染病房和割症房及購置紅十字車等。這段時期,政府醫官時常巡視醫院,促請院方提高衞生標準,廣華醫院亦籌款設立水廁。
隨着時代的變遷,廣華醫院見證中西醫此消彼長的歷程,其後,西醫更有長足發展。
撰文:東華三院檔案及歷史文化辦公室
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