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交所(388)為迎接內地逾億股民,終有一天能直接買賣港股,於今天起推出交易系統升級版,初步處理能力增加9倍至3萬宗,每秒最高處理交易指示可達15萬宗,預計足以應付內地股民現時需求。
每秒日後處理15萬宗
據港交所交易科主管戴志堅介紹,此項投資1億元的升級版第三代自動對盤及成交系統AMS/3.8,可大大提升港交所的交易處理能力。在處理容量方面,舊版系統每秒只能處理3000個交易指示,但今天推出的新版系統,初步提升至3萬宗;並可按市場需求加設硬件,可於短短2、3個月內,最多擴容至處理15萬宗。現時深圳交易所和上海交易所最高峯時處理的每秒交易指示,亦只是12萬宗,這意味港交所於應付內地股民需求方面綽綽有餘。
至於處理速度方面亦有提升,以往港交所交易系統處理每宗交易指示時間為150毫秒(即0.15秒),今後將大大縮減至2毫秒(0.002秒)。而當今速度最快的歐美交易系統,可達至0.1毫秒。
這些交易速度對散戶而言,或許沒有甚麼意義,但對於高頻交易活動,則是必須具備的條件。引進先進的交易系統後,會否吸引高頻交易活動在港展開?戴志堅表示,海外的高頻交易活動,主要涉及跨市場交易,從中賺取利潤;但香港只得一個港交所;而市場如何應用這個新系統,是否用作高頻率交易是由市場決定。他強調,港交所主要關注交易活動,會否為市場帶來負面影響,若令市場產生不公平現象,港交所將會作出處理。
至於高頻交易會否對散戶造成不公現象?戴志堅認為,散戶和高技術投資者「雖然喺同一個場地,但係跑緊唔同比賽。」兩者投資策略不一樣,散戶可以坐幾個月、甚至幾年貨,或是兩、三日的短線買賣,但高頻投資者是以秒計。
一旦失靈 停市3小時
他對新系統充滿信心,但同時亦作好最壞打算,一旦新系統出現不可預見的嚴重事故,港交所將會停市3小時,將新系統轉換為舊系統,再重開市場交易。若嚴重事故發生於中午12時45分或以後,將於翌日重開股市。他又透露,明年將會為新一代系統AMS/4展開策劃工作,而跟內地交易所系統銜接將是研究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