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卿希拉莉(HillaryClinton)昨日(周五)在緬甸展開最後一天訪問,親到民主運動領袖昂山素姬(AungSanSuuKyi)在仰光的湖畔住所會晤。她倆會晤90分鐘後,矢言會合力為緬甸推動民主,昂山素姬歡迎美國開出與緬甸提升關係的條件,但希望美國能給予總統登盛(TheinSein)時間落實改革。
這一幕,在一年多前是無法想像的情景。希拉莉抵達昂山素姬的住所,兩人一見面就彼此親吻面頰和擁抱問好。這裏是昂山素姬過去20年來大部份時間遭軍政府軟禁、直至去年底才獲釋的地方,希拉莉甫抵埗就大讚環境優美,向昂山素姬和她的助手說:「令我感到非常榮幸的,不只因為能夠到這裏來,而是能在這裏見到你們。」
兩位政壇女強人之後在大宅內談了90分鐘,這是她們繼前晚在美國駐緬甸代辦官邸共晉晚餐後第二次會面。兩人之後手拖手見記者,呼籲緬甸政府盡快釋放所有政治犯,並平息緬甸歷時數十年的種族衝突。
希拉莉讚揚昂山素姬多年來「堅定不移和非常清晰的領導」。她說:「你一直鼓舞人心,但我知道你只想為所有國民挺身而出,爭取世上其他人都享有的權利和自由。若你們選擇了朝改革方向邁進,美國已準備好跟你們一起走下去。」
昂山素姬形容希拉莉到訪,對兩國都是「歷史性時刻」,「如果我們一起前進,相信在民主路上不會走回頭路。我們很高興見到美國跟我們的交流方式,透過這交流,希望能推動民主進程」。
給登盛時間落實改革
有美國官員透露,希拉莉前晚向昂山素姬簡述了她跟登盛的會談內容。昂山素姬歡迎美國有條件支持對緬甸的經濟援助,但認為美國應該給予登盛政府多點時間推動民主改革。該官員又透露,登盛曾向希拉莉簡述了他的改革計劃,但承認緬甸沒有民主和開放傳統,要求美國協助緬甸過渡到民主。
針對緬甸軍政府過往侵犯人權的暴行,希拉莉不再重提要求聯合國成立戰爭罪行調查委員會,只說給緬甸政府一個機會確保對過往暴行負責,要求登盛成立的人權委員會能以公正和誠信態度展開調查。事實上,昂山素姬也改變看法,要求委員會找出真相,不要重犯過往錯誤,而非尋求報復或要求國際法庭審訊軍頭。
緬與撣邦軍達停火協議
緬甸政府昨天與當地最大少數民族撣邦軍達成停火協議,這是美國對撤銷緬甸制裁的其中一個條件,展示當局的政治和解意願,成了希拉莉之行的最大成果。
希拉莉是50年來首位訪問緬甸的美國國務卿,意義重大,但外界有指她此行的目的,其實是希望藉着拉攏緬甸圍堵中國,希拉莉昨天極力否認說:「我們並不認為與緬甸的任何接觸,是與中國競爭,這是一個機會讓兩國重新接觸。我們歡迎中國與鄰國建立正面、具建設性的關係,認為這符合中國及其鄰國的利益。」希拉莉在結束此行前,宣佈美國給予緬甸民間組織120萬美元(936萬港元)援助,作為支援小額貸款、醫療護理之用,並跟當地多個少數民族領袖見面。
美聯社/法新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