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發展商發功齊齊劈價,樓市跌勢轉急。這個只是遲早問題,兩間公司首三個季度已套現一大筆錢,坐擁巨資,大有資格暫時不減價。為何採用此招?原因只得一個,就是看淡後市,而且是非常淡。
兩大發展商一向用排山倒海攻勢催谷新盤,向地產代理商洗腦和配合大量宣傳伎倆,引起坊間注意後,即使在群樓中看「海景」,呎價都要萬萬聲,一班捧場客被大量虛擬資訊包圍,還以為買新樓會安心些,其實最後亦是落入地產商圈套,高位接火棒,隨時惹來資產大貶值風險。引用譚詠麟金曲「這陷阱、這陷阱,偏我遇上」,擺明設樓市陷阱請君入甕。
發展商鬥快套現
自今年6月樓市開始遇上阻力時,由於二手市場被去年實施額外印花稅影響而被迫改為中長線投資,一年後縱使跌市,亦只是價穩量跌,小業主亦無意跟隨大市回落而調低叫價甚或轉售為租。之前其中一個參考數值,乃發展商開盤仍高溢價,無意減價賣樓。
不過,時移世易,發展商眼見外圍殺到埋身,要錢唔要貨,更要在跌市訊息未完全出現時,盡快套現儲定彈藥過寒冬,兩大發展商同時減價賣樓,好明顯是鬥快套現,走得快好世界。還有一個原因,是銀行借貸融資相當困難,以前息低兼錢多,銀行主動向發展商送秋波,發展商不愁沒有資金出路,被銀行高層視為有借有還的優質客戶。
日前由兩大發展商新地和恒地持有的中環國際金融中心,最近與33間國際及本地銀行,以及金融機構簽訂一項173.5億港元、為期五年之定期銀團貸款協議,年利率為香港銀行同業拆息加37點子。集團指貸款將用作一般公司營運資金。連同長實在內,這三藍籌米倉糧足,足以扺禦明年由歐債問題帶來的金融海嘯第二波。
所謂「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發展商口口聲聲指樓市冇問題,行動卻逆言而行,再令一班市民甫買樓即淪為樓蟹被縛,樓市跌勢轉急,市民來不及做防風措施,唯一可做的是做好心理準備,捱價兩年,要怪就只好怪錯信發展商,口不對心。
劉兆昌
http://www.HKLa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