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位處禁區 有逾百年歷史

特稿
位處禁區 有逾百年歷史

竹園村在邊境禁區範圍內,與深圳一河之隔。前村長姚觀華在竹園村出生及成長,童年見證六七暴動時,中英雙方持槍對峙、偷渡潮內地人衝破六呎圍欄湧來香港的場面,甚至偷渡客浮屍深圳河的驚心動魄情景。他稱村內原居民及非居民相處融洽,面臨滅村,彼此可能永遠分開,心情難免感沉重及可惜。
竹園村有逾百年歷史,全村有200多名村民,在上水火車站乘專線小巴,約20分鐘就可到達。不過,一般市民不能隨便入村,需向當局申請禁區紙。姚觀華說村民人情味濃,大家閒時在村口避雨亭「打牙骱」,大時大節更會聚在一起製茶果、蘿蔔糕,習慣了鄉郊生活及鄰里關係,即將要搬離居住數十年的家園,無不感到傷感。

曾是偷渡客落腳勝地

姚憶述,童年村內只有約16、17戶家庭,他11、12歲曾親身見證六七暴動,中英雙方持槍對峙場面,「個時條村夾喺中間,兩邊山頭企滿士兵,半夜都會聽到槍聲。」那時候槍林彈雨,全村居民曾一度離開家園數個月暫避。
竹園村也是偷渡客落腳勝地。姚觀華最記得是六十年代,當年分隔香港和內地只有一道六呎高的圍網,大批偷渡客衝來香港,「嗰時行幾分鐘就會見到一個陌生人,我哋見怪不怪,但最恐怖係嗰時有啲偷渡客游水嚟香港,浸死咗,好多浮屍喺條河度,真喺好恐怖。」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