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緬甸進行歷史性訪問的美國國務卿希拉莉(HillaryClinton),昨日(周四)跟緬甸總統登盛(TheinSein)會面摸底時,在緬甸沒有釋放政治犯和中斷跟北韓的軍事聯繫下,就表明美國願意放寬對緬甸的一些金融制裁、增加對緬甸的援助、考慮將兩國外交關係升級。加上希拉莉前天曾不點名呼籲緬甸提防中國的援助,更令人相信她此行旨在拉攏緬甸來圍堵中國。
希拉莉在內比都(Naypyidaw)總統府跟登盛進行閉門會談,會前登盛歡迎希拉莉到訪,形容她此行將是一個「里程碑」,為兩國關係「揭開歷史性新一頁」。
美國官員透露,希拉莉把總統奧巴馬(BarackObama)的親筆信交給登盛,信中內容是華府「探討美國如何支持和推進你所推動的民主過渡及保護人權」,並提出將美緬關係推向「新階段」,要求緬甸在政改上作出「實質成果」。
擬派大使 提升外交關係
希拉莉在會上討論如何改善雙邊關係,她形容登盛近月連串舉動,包括釋放多名政治犯、容許全國民主聯盟登記為合法政黨等措施「令人鼓舞」,儘管措施史無前例,但仍不足,必須進一步釋放所有政治犯、解決跟少數民族的武裝衝突、讓所有政黨在全國開設辦事處,並在自由、公正和有公信力的選舉中競爭。她透露,登盛等人承諾會繼續改革並擴大幅度。
除了民主改革,希拉莉還要求緬甸政府中斷與北韓的「不法」聯繫,包括停止再向北韓購買導彈技術,履行聯合國對北韓實施的貿易禁令。她表明只有緬甸尊重國際社會一致反對核武擴散,兩國關係才能改善。據悉,登盛向希拉莉表示,當局正強烈考慮同意擴大讓國際原子能機構監察範圍。兩國還同意展開尋找二戰時在緬甸失蹤美軍遺骸。
儘管登盛沒有答允中斷跟北韓的軍事聯繫,但希拉莉仍給緬甸提供多項「甜頭」,只要緬甸政府肯進行政治改革,將緬甸過渡到民主,美國將支持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派評估小組到緬甸,以提供援助協助緬甸挽救疲弱的經濟,以及支持聯合國在當地進行打擊毒品及衞生合作計劃。美國還邀請緬甸以觀察員身份加入湄公河下游行動計劃。
美國還考慮提升兩國外交關係,重新派大使駐當地。緬甸軍政府1988年武力鎮壓民運和不承認1990年全民盟在大選勝出的結果,美國將兩國外交關係降級,撤回大使,至今在當地只駐有代辦。
在緬甸政改還未取得重大成果,也沒中斷跟北韓的軍事合作關係,美國急於改善美緬關係,皆因美國想撬中國牆腳,把緬甸拉攏過來,聯同日本、南韓、澳洲、越南、菲律賓和印度圍堵中國,削弱中國在東南亞地區的影響力。希拉莉前天不點名地提醒緬甸,要「提防那些對奪取你們國家資源更感興趣的援助國」,目前中國是緬甸的最主要經援國家。
奧巴馬:永遠支持昂山素姬
希拉莉其後飛到仰光,跟昂山素姬共晉私人晚餐,兩人今日正式會面。在晚膳期間,她把奧巴馬的親筆信交給昂山素姬,內容是「我們現在及永遠支持你」,並說他一直仰慕她在爭取民主的「鬥爭中勇敢而堅定不移的立場」。
路透社/美聯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