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10月底開始,美國駐北京大使館每日定時網上公佈在使館自行測得的PM2.5數據,因數據顯示空氣質量多與北京官方公佈有別,引起市民關注,官方不爽。例如11月29日,北京氣象台稱當地天氣「空氣品質良好」,但美大使館數據卻是「非常不利健康」,截然相反的結論令京城輿論譁然。
左派學者在網上炮轟美方「別有用心」;北京氣象台則稱,因為「監測體系不同」,但無法平息公眾怨言,要求修改監測標準呼聲不絕。國家環保局上月出台新標準,但相信最快要明年才能實施。
11月14日,南京市氣象局曾在官方微博首次公佈空氣PM2.5數值,引起網民熱議,但很快就遭當局刪除,據悉發佈者被追究責任。南京氣象台負責人辯稱,該台沒有PM2.5數值發佈權。顯示PM2.5已變成一個敏感的政治問題。
11月19日,內地醫學專家鐘南山在領取中國醫學界最高規格的個人獎項「吳階平醫學獎」時,公開呼籲當局公佈PM2.5值,他指此舉有助於督促政府部門提高空氣質量,消除灰霾天氣,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指數。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