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評家論市:一手樓「二手價」吸客 二手樓價前景不妙

樓評家論市:
一手樓「二手價」吸客 二手樓價前景不妙

經過兩個月的時間,特首發表的施政報告有關房屋政策,已經被市場完全消化。不過,二手樓的成交量並沒有起色,連市場僅餘的買家,也被近期多個以「二手價」開售的大型新盤吸納去了,二手市場一片蕭條,10月份最終埋單只有3,497宗買賣,根據地監局資料,至10月底共發出6,041張有效營業詳情說明書,而一張營業詳情說明書即代表着一間地產代理分行,換句話,即是每間分行平均只做到0.58宗二手樓買賣,行家高呼代理冰河時期,一點也不誇張!

二手樓成交萎縮的原因不一而足,除了去年底實施的SSD聚焦打擊炒家,筆者覺得對用家最有殺傷力的措施,應該是金管局在今年6月強化的收緊按揭措施了!二手物業樓價在700萬以下的單位,按揭最多只可以借七成,而且貸款上限定為420萬元,至於700萬至1,000萬元的二手樓,按揭貸款最多只借500萬元。所以,中產人士樓換樓要自備首期差價,承接力即被新措施叫停,一些決心換樓的中產人士,或許因為新樓提供二按的緣故,不少改投一手新盤。

再者,由於年近歲晚,部份中小銀行已完成了本年度的按揭營業額度,因此只接受明年「上會」的按揭申請,而另一些銀行則因為貸息高而傾向投入內地貸放業務,藉着嚴格執行壓力測試,將徘徊在合格邊緣的申請者拒諸門外,令邊緣買家被迫放棄近期置業。正因這樣,筆者相信今年11月以至12月份的二手成交量將一而再打破低位,最差的情況,是挑戰2008年11月金融海嘯爆發時的2,656宗成交。

另外,更甚的是本月中時渣打銀行突然帶頭宣佈加息,令新造按揭利率比年初大升2厘,在恐懼加息不斷的情況下,二手買家入市意欲更加薄弱,另外,財政司及金管局一再表示,未見樓價回落,筆者相信或會有進一步的「逆周期遏市措施」出台,迫使樓價調整,再加上一手樓紛紛提供二按搶客散貨,二手業主若要絕地反擊,除了減價之外,還可以怎麼辦?

Email︰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