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受惠十.一黃金周,香港10月份零售總銷貨值初值達342億元,按年上升23.1%。扣除價格變動後的零售業總銷貨量則較上年同月上升15%。
雖然銷貨值及銷貨量均見雙位數字增長,可是增長速度俱創下近8個月來新低,但單月計,比市場預測的銷貨值增長20.5%而言,仍然優勝。
寶華世紀資本市場首席經濟師及財富管理策略顧問陳寶明認為,其實10月份零售數據並不是太差,他說:「若果將10月份嘅數據拆開,受惠於自由行嘅行業,表現都仲係好好,只係同本消費相關嘅類別,表現差咗啲,應該同港股及樓市表現差有關。」
事實上,按商品分析,今年10月份在雜項耐用消費品的銷貨量升幅最大,達到117.5%;其次為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銷貨量增加31%。反而家具及固定裝置的銷貨量則下跌7.9%;食品、酒類飲品及煙草則下跌4%。
外圍不穩窒礙消費意欲
今年首10個月數據則顯示,零售業總銷貨價值上升達25.2%,總銷貨量亦增加18.8%。政府發言人認為,市民收入在過去一年多有可觀升幅,加上訪港旅遊業暢旺,應該在短期內繼續對零售業有利,不過政府會留意外圍經濟下行風險增加對本地消費意欲的影響。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則預期,11月的零售數據會有高單位數字至低雙位數字增長,到聖誕節檔期,零售業會有高單位數字至雙位數字增長。
滙豐環球研究大中華區經濟師郭浩庄更預期,銷售增長之勢可望持續至新曆新年。
不過內地銀根仍緊,以至環球經濟表現波動,將為住戶及投資者信心籠罩陰影,對2012年的零售業帶來挑戰。陳寶明則預期,11月份本港零售市場將繼續表現疲弱,未來6個月增長很大可能會持續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