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雨錄 - 邁克

毛雨錄 - 邁克

胡蘭成《記南京》引述張愛玲談《毛毛雨》的幾句話,被陳子善發酵成一篇考究這首時代曲的專文,大大增長了我們對黎錦暉的認識,委實無心插柳柳成陰。陳老師是個目不歪視(居然鬼拍後尾枕,錯手寫成「邪視」!)的正人君子,做學問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所以有「她為什麼英譯《毛毛雨》?譯文後來發表了嗎?發表在哪裏?」三問,不免把小兒女的悄悄話當作官樣文章處理;我們這些不學無術的流氓雖然也好奇,着眼點往往偏離中心,岔進左道旁門閒扯淡。男友出遠門不在身邊,當時又沒手機,只好托魚雁互訴衷情,卿卿我我的歌出現在信中,應該不難理解,字裏行間夾入靡靡之音等於點唱,不外希望收信人留意歌詞——《小團圓》寫兩情相悅,「寂靜中聽見別處無線電裏的流行歌。在這時候聽見那些郎呀妹呀的曲調,兩人都笑了起來。高樓上是沒有的,是下面街上的人家。但是連歌詞的套語都有意味起來。偶而有兩句清晰的」,保不定鑽進耳膜的正是這首,別後漾起餘韻。
所以我徹底不相信毛雨錄出自張文,也不肯定歌詞的翻譯曾經公諸於世,在我糜爛的小資想像裏,那不過是情到濃時的抒發載體,順手抄進信中以壯聲勢。唯一的懸疑,是為什麼明知對方英文水平欠佳,還故意採用他不熟悉的語言傳情,縱使將「毛毛雨,下個不停;微微風,吹個不停;微風細雨柳青青,哎喲喲,柳青青」兌換成ABC,對學貫中西的才女來說不外舉手之勞,不嫌有對牛彈琴之弊麼?可能「她一點不覺得我的英文不好有何不足」,但總是掃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