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克朗,未知何許人也,日前他以詩集相贈,夤夜讀之,既趣味盎然,又讀到作者一生之漂泊淒苦。
書無序。只封內有作者簡介,相信也是出自作者自撰:湖北人,1928年生。1949年在香港入達德學院就讀政經、新聞,曾在《華商報》實習,後往上海、武漢廣州夢遊40餘年。寫有《商業心理學》等書。另有數十萬字各個不同年份的自傳,個人歷史交代、補充、檢查、批判、自我挖根、割尾巴、觸靈魂等椎心材料一大堆。脫困後,浪跡天涯······是一個老不更事(烤不焦、熟不透、諗不化·······)的尋夢者。
有自題詩:一代多災「臭」學人,扒皮唾面更抽筋。偏是性靈難泯滅,永續狂歌把夢尋。
看這一段簡介和自題,已大致了解作者一生。詩集分兩輯,一為「廣州好」,二為「寒星集」。廣州好,是仿五十年代廣州市長朱光寫的《廣州好》五十首而作,調寄白居易之《憶江南》。朱光的《廣州好》多寫中共建制之始的廣州新興景象,也充滿革命勝利後的興奮情懷。張克朗的《廣州好》內容豐富,從風情、名勝、人物以至歷史變遷,俱入其粵語打油中。「迷惘」「沉淪」「怪誕」「臭老九」篇內各首更是嬉笑怒罵,記實復唏噓。
《廣州好》有序詩,其一曰:朱光曾寫廣州好,塵世天堂枉頌揚。虛幻曇花瞬即逝,十年血淚滿珠江。
讀其詩,知其人。中共1946年在香港建達德學院,以革命思想熏陶不少青年。張克朗也是那時受感染投共的。而換來一生坎坷,而純真未改,遂於數十年來寫下這許多佳作。書名《嶺南風韻美寒夜仰群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