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央雙管齊下救電企!發改委為緩解因煤電矛盾導致的電荒問題,決定今日起將全國工商業用戶的銷售電價每千瓦時平均上調0.03元(人民幣.下同),燃煤發電企業的上網電價平均升0.026元(6.8%),同時對電煤實施臨時價格干預措施,並試行居民階梯電價制度,打擊過度耗電惡習,鼓勵節能環保。 記者:陳韻妍
電企終得償所願,獲中央加電價。發改委表示,全國燃煤電廠的上網電價提高0.026元,所有電企平均上調0.025元,隨電價徵收的可再生能源電價補貼標準亦提高至0.008元,故工商業用戶銷售電價每度平均升0.03元。
電價仍有上升空間
花旗分析員PierreLau認為,上網電價上調幅度較該行預期的5%為高,而且生效日期較預期為早,估計電價每升1%,本港上市的五大電企明年盈利平均上升20.9%,當中華電(1071)受惠最大,電價每升1%,盈利便可提高49%。他續稱,電力上調消息短期雖然會觸發電力股獲利回吐,但因電力股明年上半年毛利率可獲得改善,故維持「增持」評級,首選華能(902)及潤電(836)。
有中資分析員稱,雖然今次上調電價的幅度溫和,但可減低火電企業的燃煤負擔,讓其維持正常運作,保障全國電力供應,並指目前電價仍有進一步上調空間,而工商業銷售電價上調,估計對電解鋁等高耗能行業打擊最大。
海通國際中國業務部副總裁郭家耀說,市場早已反映今次加電價的消息,而且加電價對電企幫助不大,因其根本問題未解決,除非實施煤電聯動,否則電力股難有起色。
打擊高用量用戶
發改委除上調電價,為推廣「用者自付」原則,亦推出居民階梯電價指導意見,將用電分成三檔,保障80%居民電價不作調整,同時對城鄉低收入用戶和農村家庭實施每月10度或15度的免費電量,減少電價調整對低收入階層的影響,而各地區可按照情況制訂具體實施方案。
上述中資分析員續稱,居民電價調整長期不到位,今次推階梯電價既能保障居民合理電力量,亦可打擊過度用電的居民,要他們自行承擔高用量的後果,藉此解決電價長期補貼高用量居民用戶的問題,而且高用量用戶僅佔全國用電量約2%,故對全國居民用電量影響不大。
中央救電企措施概覽
‧全國燃煤電企的上網電價每千瓦時平均上調0.026元人民幣,所有發電企業平均上調0.025元人民幣,跟隨銷售電價徵收的可再生能源電價補貼標準上調至每千瓦時0.008元人民幣
‧工商業用戶銷售電價每千瓦時平均升0.03元人民幣
‧明年1月1日起煤企的合同煤價升幅限於5%
‧港口5500大卡的現貨煤價每噸不得超過800元人民幣,而直達運輸市場的電煤價不可高於今年4月水平
‧推出居民階梯電價,解決長期補貼高用電量居民的問題,打擊高耗電惡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