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要求放鬆流動性聲音日強,不過,內地《華夏時報》與多間銀行負責人接觸後,發覺四大行信貸額度僅剩4700億元(人民幣.下同),銀行「水」資源不足,令他們在配合寬鬆行動上處於兩難之局。
受銀監會存貸限制
來自銀行界人士坦言,信貸投放是雙向監管,不僅受央行的規模控制,還受到銀監會存貸比75%紅線的限制。即使政策層面上有意放鬆流動性,在現實層面上或存難度。以工行(1398)和建行(939)為例,根據中銀監規定的差異化的監管目標,兩間銀行存貸比的目標值分別為62%和65%;都已超過,而觸發值則分別為65%和70%,一旦達到觸發值,將受到監管警示。
人民銀行的資料亦顯示,以四大行(工農中建)為例,前10個月新增信貸逾2.24萬億元,而對比四大行年初擬定的全年新增標準,最後兩個月新增信貸額度僅約4700億元。因此,監管者允許銀行在監管指標合格的基礎上,在合理範圍內適當放鬆信貸投放,對於餘款不多的銀行來說,微調政策僅僅是差異化放鬆,並非所有銀行都能參與。
建行北京分行下屬支行個貸部負責人稱,事實上年底並不會大量放開信貸額度。另一位銀行界人士稱,銀行在最後兩個月也並非全無放貸意願,一方面,增加投放後,有利於做大明年的基數,為明年進行結構調整爭取更大的空間;另一方面,貸款是銀行維護客戶關係的重要管道,只要客戶有需求,銀行還是會設法支持。不過,「問題在於,現在銀行很差錢。」上述人士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