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新任銀監會主席尚福林新官上任,而內地不少銀行的存貸比重均超過75%的監管紅線警戒水平,故內銀踏入第四季度,力推高收益率的短期理財產品,藉此積極吸收存款。內銀變相以高息狂吸存款,已引起中銀監注意,中銀監更出手叫停8間銀行推出一個月限期的理財產品。
變相高息吸存款
據內地《理財周報》報道,包括交通銀行(3328)及中國銀行(3988)等在內的8家銀行,仍在違規發行一個月內的理財產品。
過往內銀在臨近年底的考核期前,下半年的理財產品銷售表現會異常火爆,收益率亦同時向上扯升。經銀監會出招後,大多數銀行已經停止一個月以內的理財產品銷售,多數外資銀行的理財產品年限在3個月以上。不過,發行一個月內到期的短期理財產品較多的交通銀行,其一名職員指,有關產品既是銀行傳統業務,並且成為品牌,一下子叫停的可能性應該不大。
同時,亦有內銀推出時限稍長的理財產品,只是壓低該等短期產品的收益率而已。一個月內的理財產品的發行數量亦大幅減少,但是暫時未停止的產品,不少為滾動型的理財產品。監管部門未有就該等無固定到期日的滾動型產品作出限制。
一向以來,內銀推出短期理財產品很多時都是在12月31日到期,但是因為理財資金到賬日通常為T+2,因此要到明年1月2日才劃入客戶的戶口,這樣銀行便可以將理財產品資金轉成存款,應對監管機構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