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學回港一行,同班同學盡出,都只係得寥寥數人,細數之下,原來居住於多倫多或溫哥華之同學,仲多過畢業後留港不移民嘅同學。此乃一個時代之象徵,天安門六四事件影響咗兩代人之命運。
點解留港之肥仔C唔嚟呢?公司N話肥仔C丁父憂,不便參加飯局。肥仔C因父親養病逝世之事,已變成瘦仔,但父親留下幾個銅鑼灣商舖,講銀紙就係名副其實肥仔,乜唔係啫,閒閒地一個地舖可以收租三十至五十萬元一個月,食肆爭住租,做業主嘅直情係坐地分肥。何解食肆湧埋嚟?公子N話:「皆因啲品牌珠寶鐘錶舖閒閒地可以每月付租百五萬至三百萬,視乎地點與面積而定,老牌食肆有客路,本可以一路賺錢嘅,但唔好彩突然租約將滿之際,有鐘錶珠寶店願出百幾萬租金一個月,業主仲唔趕你走咩。肥仔C嘅地舖位於冇咁人氣旺嘅街道,但食肆熟客可以行多幾步就搵到,冇乜所謂呢,叫租三五十萬仍然大受歡迎!」
以新貨代舊貨(如iPhone取代傳統手機),可稱之為替代需求(replacementdemand),傳統手機唔夠潮,被淘汰,打死無悔;而珠寶鐘錶店在旺區趕走茶餐廳食肆,並非食肆不受歡迎,而係前者貨物售價高昂,利錢極深,可以付出更高租金,故可以在大街大巷大商場取代(displace)食肆。林奮強近月到處演講,指香港應興建商場及甲級商厦,以應付呢類displacementdemand,否則好多可以提供就業,仍受市民歡迎嘅行業會被頂級高昂租金逼到執笠結業,對市民、對整體經濟並無好處。
但講來講去,政府仍然唔明,講東九龍起動喎,當然冇人反對,但如果大陸遊客,外來遊客係鍾意在中環、油尖旺銅鑼灣活動嘅話,呢啲地區,唔通就唔需要新寫字樓新商場?他日東九龍如何活躍,中環仍然是中環,需求永在,中環需要新寫字樓、新商場,中長期嚟講,啲停車場應加快拆卸重建(如林士街、天星),當務之急就係加快拆建政府合署西翼,不要夜長夢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