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上周五出現395億元的驚嚇低成交,對業績主要收益來自交易費的港交所(388)帶來衝擊,加上新股上市活動較去年轉淡,以及上季業績倒退等隱憂,股份近日已被「空軍」瞄準,上周五沽空比率高達34%。四面受敵的港交所,後市壓力不輕。
港股近日成交慘淡,即使輪證熱炒,但每周日均成交額已四連跌,至上周僅約511億元,並已為第三周低於600億元,為今年最低。
港股成交創今年新低
除低成交外,新股活動較往年大幅放緩。事實上,港交所第三季業績已反映相關頹勢,上季盈利12.4億元,按季倒退8%,全年業績難樂觀。
大行普遍對港交所業績失望,瑞銀更預期,11及12月為傳統股市淡季,集團業績有機會連續四季下滑。瑞信亦指出,雖然港交所長線增長仍然強勁,但短線卻受累低成交。
另外,淡友近月已屢次狙擊港交所,11月共7個交易日沽空比率逾三成,逾七成交易日超兩成,股價亦已累跌12%。港交所向來被視為恒指的領先指標,據彭博資訊顯示,兩者今年以來的相關系數達0.83(越接近1,關聯度越高),反映港交所升跌對港股後市有啟示作用。倘淡友未肯收手,港股亦有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