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將的哲學 - 陶傑

麻將的哲學 - 陶傑

麻將在歐洲開始流行,丹麥人愛煞,還來中國參加比賽。
洋人學打麻將,最難的地方,不是像一般人以為的最難記麻將牌上的萬子、索子、東南西北的方塊字,而是了解麻將牌後的邏輯概念。
我在英國的時候,教過幾個洋同學打麻將。首先要跟他們講易經。
易經一個「變」字,這一點,人人都知道。麻將跟撲克牌一樣,在千變萬化之中順勢求勝。
但易經與麻將的關係不止於此:首先,麻將的一坎牌子,共三隻,與中國文化的術數相通:天地人之外,易經的每一經卦,有三橫,也就是三爻,跟麻將一坎牌相同。
易經在乾坤兩極之間組合交動,麻將也是乾坤之間的互動過程。譬如,乾卦是三條通線,而坤卦,是三條斷線,就像一萬和九萬,就是極端,一般最先摸上來,都打出去,因為一九萬、一九索,不是中間的牌,最初很難配搭成坎。
易經的道理,至此與儒家的「中庸」相滙:兩極的牌不要,最好打的是四五索、六七筒,中間的牌才好,像廣東人說的,可以「叫兩飛」。
身處「叫兩飛」,或者「叫三飛」的好環境,打牌的人,就眉飛色舞了,這也難怪,你看地圖,香港自從一八四二年歸治英國之後,不就是一個「叫兩飛」的地方?北倚中國大陸,西望歐美,貨物和錢財,左右逢源──細看下來還不止:尚有日本、台灣、南洋,香港豈止「叫兩飛」?三四五飛都不止。
麻將牌的變,與西洋的變不同。麻將之變,變而錯綜複合;而西方人講的變,像人猿變成人,火藥變成原子彈,是單線的變──當年,我告訴有點交情的英國同學:這就是中國人之狡獪奸詐,你們西方人永遠覺得深不可測的地方,因為,中國人先發明易經,後創麻將。
要了解中國人那一肚子心計和壞水,必須下習麻將,上研易經。易經是麻將的理論基礎,而麻將,是易經最粗糙的實驗。今天,越來越多洋人玩麻將了,真好,要玩下去,要玩得精,玩得悟,這個世界,東西方鬥法,二十一世紀,就更精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