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歐債危機真的有露出解決曙光,一切也源自於上周四,歐元區三大經濟體系:德國、法國及意大利元首舉行會議,會後三方竟然宣佈財政管治改革是處理債務危機的當務之急,對要求歐洲央行推出印銀紙買債卻隻字不提,確是令人大出所料。
處理財政管治法欲擒先縱
一旦危機爆煲,意即有國家最終需要違約破產,法國將是最受重創的國家。法國銀行業持有6807億歐元的歐豬五國國債,金額應是全歐以至全球之冠。而法國政府財赤高企,根本沒有足夠財力去拯救自己的銀行業。所以由法國總統薩爾科齊領導的政府,一直大力提倡由歐洲央行入市買債,變相推量化寬鬆壓低歐豬國家債息,才是解決危機的辦法。
然而,這一切當然受到德國總理默克爾反對,雙方在這方面的分歧也久久未能解決,成為歐債危機不停復發,以及不斷急速擴散至核心歐元國及非歐元區國家的主要原因。
從歐元區三大領袖會後聲明,指會尊重歐洲央行的獨立性,並同意不再向央行施加任何壓力來看,法國似乎已在此事上讓步。不過,大同認為薩爾科齊突然在此事上妥協,實際是來一招欲擒故縱。薩爾科齊不再向央行施壓,的確會減少默克爾在面對國內反對聲音時的壓力,最後希望有機會換取德國及歐洲央行同意,發行歐元債券或買入債券等即時紓緩的辦法。
事實上,由於德國嚴謹的貨幣政策作風,深深影響了歐央行的政策。而薩爾科齊的步步進逼,只會令歐洲央行因面對巨大的政治壓力,難以在危機中施以更多援手。
不論是正面或負面,每日都有與有關歐債有關的消息傳出,令市況非常波動。但若細看歐洲國家的國債孳息及信貸違約掉期(CDS),就會知道危機正在加劇惡化。借貸期越長,息率越高是債市在正常情況下的表現。不過,近日西班牙及意大利的短期國債孳息,已接近高於長期債息的水平。以意大利債息為例,2年期國債孳息為7.583厘,與5年期孳息僅差12點子,極不尋常。
眾所周知,歷時近兩年的歐債危機之所以爆發,是歐元區系統存在着根本性的問題,即只有共同央行負責貨幣政策,卻沒有財政部門協調成員國的財政政策,連發行債券也做不到。而三大國領袖願意從根本問題上着手處理危機,確是朝着正確方向走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