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行政院消保會抽驗市售茶包、滷包包裝袋30件,包括知名的茗閒情活綠茶茶包等22件材質竟是塑膠類而非一般認為的紙類(圖);消保官指若塑膠類茶包、滷包浸泡在100℃熱水中超過30分鐘,民眾喝下恐危害健康,要求衞生署提高食品器具相關標準。
消保會今年9、10月間抽檢30件市售茶包、滷包食品包裝袋,發現塑膠材質的包裝袋有22件,包括茗閒情活綠茶、家樂福滷包等。消保會組長吳政學說,市民對茶包滷包包裝袋的認知都是紙類,會長時間泡在高溫裏,若為塑膠可能釋出有害物質。
另22件茶包、滷包包裝袋中,更有茗閒情等部份含PET,危害更嚴重。而現有標準對塑膠包材中的鉛、鎘溶出條件為95℃、30分鐘,和市民使用茶包等習慣不同。
長期使用恐致心臟受損
他認為塑膠類茶包若泡在100℃的熱水逾30分鐘,民眾喝下恐影響健康。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說,茶包等材質都不應為塑膠,尤其是含PET(製作塑料瓶的材料)長期或大量使用恐導致心臟及肝臟受損。
台灣《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