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校巴特大事故、62名幼童死傷悲劇未了,中國竟高調向歐洲國家馬其頓(TheRepublicofMacedonia)捐助23輛新簇簇的國產豪華校巴,以改善該國學生的學習環境,事件引起全國輿論譁然。有網民怒轟外交部寧贈外邦不予家奴,哀嘆「別國孩子在笑,中國孩子在哭」,籲外交部改名「援交部」!
中國外交部網站昨圖文並茂報道有關捐贈儀式的消息,中國駐馬國大使崔志偉致辭時表示,中國是發展中國家,雖然面臨經濟結構調整、發展模式創新等諸多挑戰,但一直對外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他又稱,中方已先後向馬國提供了人員培訓、學校改建、電腦物資等多個援助項目,為馬其頓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貢獻。此次援助馬國校巴,將進一步改善馬國學生的學習環境,體現中方對中馬關係高度重視。
國產名車 總值逾千萬元
據馬其頓政府網站透露,今次中方向馬國捐贈校巴共23輛,為35座豪華配置,符合歐美安全標準,有自動車門、滅火器,每個座位都配安全帶等。該車由鄭州宇通汽車公司製造;該公司一名銷售經理昨回應本報電話查詢時稱,該款巴士國內售價約50萬(人民幣.下同),此次中國向馬國贈校巴,總價值應超過1,000萬元。
「前段時間才看到甘肅校車事故,今天看到這樣的新聞,真是無語了!」「家裏吃不起飯,在外面裝大款!」中國援助馬其頓校巴的消息,立即引起輿論譁然,各大門戶網站跟貼如潮,僅網易就多達逾15萬跟貼,網民怒斥外交部「這時候放這種消息,分明是要倒中國政府的台」。
「別國孩子笑,中國孩子哭」
有網民指:「看到這消息我被震驚了!」「甘肅校巴19名兒童屍骨未寒,外交部又在國人心上插刀!」「天堂裏,別國的孩子都在笑,惟有中國的孩子在哭!」外交部電話昨遭網民打爆。
有網民還引國際貨幣基金數據指,去年馬其頓人均GDP全球排94位,中國排95位,人均購買力更高出中國1/3;「如此差距也好打腫臉充胖子去援助?」
位於歐洲東南部的馬其頓於1993年從前南斯拉夫獨立出來,人口210萬,曾與台灣建交,2001年又與中國恢復外交。有學者指,中國對馬捐贈實際是針對台灣,「以金援拉外交」。
中國外交部網站/《蘋果》記者
內地近年校巴悲劇
2011年
11月16日,甘肅正寧一架限載9人的校巴嚴重超載64人,與泥頭車相撞,19名幼童死亡,43名幼童受傷。
9月26日,山西靈石縣一輛校巴與大貨車相撞,7名初中生死亡,5人受傷。
7月20日,大連一輛無牌校巴失事,導致17名幼兒受傷
2010年
12月27日,湖南衡南縣一輛三輪電單車違章搭載20名小學生失事,14名學生死亡,6人重傷。
10月28日,湖北潛江市一輛七座小巴載同23名小學生與卡車相撞,10名學生受傷。
5月21日,甘肅一輛小學校巴出事,5名學生死亡,3名學生受傷。
4月6日,廣東汕頭市某技工學校校巴與水泥罐車相撞,10名學生死亡,28人傷。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