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神山回到凡間,能睡上香甜一覺後被海浪聲再弄醒,這是福氣。
雙腿依然發軟,但決定到海灘散步,自我浪漫一番。寧靜優美的白色長灘只有風聲浪聲,未幾,見三兩當地少年帶着木棍走到海灘遠處,好奇心作祟便跟隨着他們看個究竟。
原來木棍是用作借力工具扶助拉魚網,他們一群十多人使用BeachSeine網魚法,小艇把長長魚網從沙灘一端帶到海中心再帶到海灘遠處另一端,兩端相距起碼一公里,然後兩端奮力拉網,逐漸把這半圓形魚網陣縮小,而這片海灘中的魚產很自然便成為網中物。
見他們興高采烈地拉網便很想嚐作漁民滋味,像無助孩子等待玩伴邀請加入,望了良久才眼神接觸到那貌似首領的中年漁民,只是不懂語言,惟以動作表示。他笑了一笑便揮手讓我參與,急不及待地跟他們一起拉魚網,但這時才發覺這魚網重得要命,手上沒有木棍借力,不出一分鐘雙手已感赤痛,當然不能這麼快便放棄,但捱苦表情可能已見形於色。中年漁民可能不想見到這無用的外來人受苦,於是帶我到網繩尾端然後教我結上活結縛在腰間,這樣用力拉便舒服得多。
本以為這是易事,豈不知奮力地拉上半小時,魚網圓周只收細了一半,而猛烈陽光已開始無情地煎熬,本已痠痛的雙腿更加痠痛,而雙臂也開始受苦,但心裏想,「若我是漁民,停下來便要餓肚子」。但想到肚餓,才記起還未吃早餐,真的肚餓了。
繼續努力,魚網開始接近岸邊,我們便要走到水中收網,他們教我有系統地捲網,一群人已圍着網成了一個直徑大約二十呎的圓圈,這時水中全無動靜也不知道有沒有魚穫,心裏有點緊張,慢慢地把圓圈縮細便見水花濺現,最終便聽到高興歡呼聲。網中有很多大魚,長長的鮫魚張起大口作垂死掙扎,懶惰的石斑躺在網中認命。
豐收的場面很是熱鬧,也是我這假漁民功成身退的時候(其實是肚餓要回酒店食早餐),但那不懂言語的中年漁民叫着我,並示意送兩條鮫魚給我,謝過好意之餘也留意到每個參與的漁民都獲得他們應份的回報。
共同努力,共享成果,簡單地生活有它美麗之處。
城市人,羨慕嗎?
註:路過港人JackandTurlip為我拍下照片,特此鳴謝。
中文大學臨床腫瘤學系教授 莫樹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