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區選種票手法層出不窮,選舉事務處嚴重失職。《蘋果》繼「一屋多姓」種票模式被踼爆後,再發現在多個泛民落敗選區一些已拆卸的舊樓原址,還存在大量選民。民主黨成員莊榮輝在西環以24票之差敗給民建聯張國鈞,他所屬選區有多達101個選民,登記在原本是左派票倉的已拆卸舊樓原址。全港多個舊區都存在類似的種票漏洞。
記者:黃偉駿、盧文烈、李凱琳、白琳
莊榮輝今屆出戰的中西區西環選區,該區一直是自由黨中西區區議會前主席陳特楚的選區,過去數屆陳均在沒對手下自動連任。今屆陳特楚不再參選,改為支持民建聯副主席張國鈞空降,與在區內服務了20年的莊榮輝對撼。雙方選情激烈,最終莊榮輝以1,631票對張國鈞1,655票,僅24票之微落敗。
「仲寄到投票通知書?」
莊近日再翻查選民登記冊,發現多個不尋常地方,其中三幢分別位於吉席街及兩幢位於卑路乍街的拆卸中或已拆卸舊樓,竟有多達101名選民報住上址。該五幢舊樓的住戶,於去年底至今年中已經全部遷出,承建商並獲屋宇署發出拆卸工程許可,早在區選前已經開始拆卸工程,但選舉事務處仍舊寄出投票通知書到上址。
其中位於卑路乍街56至58號的兩幢舊樓,記者昨日現場所見,幾乎被夷為平地。上址地下原是被譽為「西環三寶」之一的新中華酒樓,酒樓老闆正是陳特楚,該兩幢大廈一直是左派重要票倉。根據選民名冊,其中85名選民正是報住上址。其餘三幢位於吉席街的舊樓,同樣早已人去樓空,於區選前一個月已搭棚拆卸。
莊榮輝批評,選舉事務處明顯失職,「成幢大廈都拆緊,點可能仲寄到投票通知書?」他質疑處方在登記資料時,根本沒有核實過有關地址的大廈是否仍然存在,除了令已搬出但不改地址的選民可繼續在該區投票外,也容許了有心人利用這些已拆卸或沒有人居住的舊樓,作為選票種植場。他是民主黨中以最些微票數落敗的參選者,正積極計劃提出選舉呈請,會在未來數日與黨內的法律人士研究,該黨下周一會到選舉事務處正式作出投訴。
「點解唔可以做好啲?」
舊樓種票漏洞遍佈各區,在中西區正街,土地正義聯盟成員王浩賢以1,199票敗予獲1,739票成功連任的建制派李志恒。其中桂香街1至13號一幢已被人收購的空置舊樓有數名選民報住;另外一個市建局的重建地盤,舊樓已拆掉,地盤正打樁,但竟還有兩名登記選民。王浩賢批評選民登記制度粗疏,「選舉四年一次,我用兩個鐘已經搵到問題選票,點解政府唔可以做好啲?」
在油尖旺旺角南選區,民主黨袁海文以608票不敵獲1,610票的建制派仇振輝。市建局在區內的波鞋街重建項目住戶已全部遷出,但選民登記冊上,仍有數十名選民報住上址,袁海文坦言匪夷所思,「如果拆緊樓,寄出嘅信會全部彈返轉頭,選舉事務處應該刪除有關資料,點解可以咁離譜俾人繼續投票?」
選舉事務處表示,在寄出投票通知書前,會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定期提供的已拆卸大廈的資料,如獲悉有關選民的登記住址已不再是其主要住址,處方會致電聯絡申報居於拆卸大廈的選民,提醒他們需在更改登記資料的法定限期前更新其住址資料,否則其姓名將會在下一年度編製的正式選民登記冊中剔除。
發言人續稱,如有關選民未有更新住址資料,處方會根據相關法例,向上述選民進行查訊程序。如這些選民未有在指定限期前更新住址,他們的姓名將不會載列在該年度編製的正式選民登記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