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後剔除問題選民政府把關不力

事後剔除問題選民
政府把關不力

【本報訊】沒有7.1效應、沒有泛民動員,但2011年的新登記選民竟多達20.3萬人,是過去十年以來第二新高,學者認為不尋常。此外,選民登記制度混亂不堪,07年的區議會選舉共有11.7萬張投票通知卡被退回,區選後有7.1萬名選民被剔除,這些被剔除的選民極可能是種票分子,並很可能已在選舉中投下「種植」一票。
今屆區議會選舉前夕,坊間普遍認為選舉氣氛較淡,但最後投票率竟逾四成,令人大跌眼鏡。而選舉事務署向本報提供的資料顯示,今年有203,779名新登記選民,更改個人資料的選民則有293,743人,在事前一片吹淡風下,數字之高令人意外。
資料顯示,過去十年中,2002年是個低潮,只有2,805名新登記選民;03年是區議會選舉年,新登記選民有16,478人;而受7.1效應影響,加上泛民積極動員選民登記,2004立法會選舉年共有303,885名新登記選民,更改資料的選民則有603,585人。

新登記選民離奇多

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副教授成名表示,今年沒有大型選民登記動員,但新登記選民數目卻是十年來第二高,實在奇怪。除了新登記選民不尋常地多,數字還顯示,選舉事務處把關不力,每屆選舉都令數以萬名「可疑選民」有機會照樣投票,及至選舉過後才被剔除。
選舉事務署的數字顯示,2007年的區議會選舉共退回約11.7萬張投票通知卡,署方寄出約7.8萬封查訊信件,最後剔除約7.1萬名選民,而當年的新登記選民有142,316人。2008年的立法會選舉退回5.6萬張投票通知卡,剔除3.8萬名選民。
投票通知卡一般在選舉前兩周才寄出,選舉事務處要在選舉過後方能完成查訊及剔除選民的程序。假若有選民有心種票,即使被揭發也已太遲。成名認為選舉事務處有失職之嫌。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表示,2007年區選退回的投票通知卡多達十多萬張,佔選民登記人數約3%,隨時影響選情,而選舉後才剔除選民資格的做法,亦對選舉結果無補於是。他認為選舉事務處應加強抽查懷疑有問題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