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由84歲老婦病情惡化九龍醫院涉失誤 毒瘡險殺人

任由84歲老婦病情惡化
九龍醫院涉失誤 毒瘡險殺人

【本報訊】剛發生膠布「封死」造口,令病人枉死的九龍醫院,又被指處理病人失當。84歲老婦因長年卧病在床,背部長出毒瘡,今年7月送往九龍醫院留醫,結果毒瘡惡化,傷口由1吋許變成8吋,並含膿滲血,狀甚恐怖。老婦月前未醫好毒瘡即出院,幸得社康護理姑娘教導醫治方法,傷口藥到病除。老婦兒子懷疑院方醫病「求其」,歧視冇錢人,正計劃向醫管局投訴。
記者:馬耀文

深受背瘡折磨的事主姓柯,84歲,居住美東邨美寶樓一單位。柯婦命運坎坷,早年遭丈夫拋棄,與一對子女相依為命,靠綜援過活,兒子林志文(62歲)已成家立室多年,現為退休人士,與家人居住區內一居屋。
林表示,母親年紀老邁,百病纏身,四年前在家失足跌傷,不良於行,長年纏綿病榻,加上穿尿片,令尾龍骨處長出一毒瘡,闊約1吋左右。
今年7月23日,將母親送入九龍醫院治理,其間他發現毒瘡不但未見改善,反而越來越嚴重,由1吋許傷口擴散至8吋,傷口化膿滲血水,惟柯婦已神志不清,對毒瘡全沒反應,但林心痛難受:「個傷口咁大,一定好痛,但阿媽講唔到。」

社康姑娘建議奏效

他曾向醫生投訴,不滿傷口惡化,有人聲稱柯婦傷口無法醫治,於9月30日正式出院。其後一名社康護理姑娘上門替她洗傷口,大吃一驚,認為毒瘡大如飯碗,不可再任由惡化,提議以藥膏及敷料處理傷口,使用後果然見效,傷處開始埋口。
林表示,事件反映母親毒瘡並非無法醫治,批評九龍醫院處理失當。「係唔係有錢人先有得醫,睇唔起綜援人士。」他準備向醫管局投訴,又批評社署條例僵化,沒有提供適切醫療藥物。
母子情深,林志文為醫好母親,去年已將內地一單位以20萬元賣出,但每月醫藥費約7,300元,積蓄耗盡,銀行戶口只得百多元,正打算將所住的居屋也出售,但遭家人反對。

事主母子情深,林志文為醫母不惜賣屋籌療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