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飛機的世代,過境一般皆循陸路,未知前人可有那份過境的緊張不安?
雖然港人過深圳每日以十萬人次計,不過行過去……你問我,雖則身無違禁品,總有幾分不自在。
歐洲一體化之前,國與國之間檢查護照亦嚴,更不用說共產歐洲解放前嚴陣以待的緊張。好幾次坐火車從泰國到馬來西亞過關前一再檢查自己行李口袋以防萬一,這關頭,任誰人的行李也不可以代管,藏毒死罪不是新聞;少年出國父母千叮萬囑,小心行李,小心口袋,莫讓旁人嫁害!
土地本屬人類自由往來,因為國界,過關誰會真正輕鬆?
更不用說在中東,尤其接壤以色列的邊界。
從前越過以埃邊境入西奈半島,無風心有浪,那感覺不好過,大家都明白片時和平只是政治形式,國與國,民與民之間說多不自然便有幾不自然。從約旦過以色列有三條路線可用;至多人使用為KingHusseinBridgeCrossing也叫Jisral-MalekHussein或AllenbyBridge從安曼到耶路撒冷及台拉維夫至多人選擇的陸路過境重點,數十分鐘即達,再數十分鐘便到耶路撒冷。小心週五週六猶太人安息日,公共交通不動,人到以色列卻難找汽車的困境。
WadiAraba(或Arava)Crossing,從南部紅海邊沿Aqaba到以色列南部Eilat,相對是比較輕鬆的關卡。
比較少人用是北部的SheikhHusseinBridgeCrossing,對面是以色列加利利海的BeitShean,較近港口城市海法。
一般過橋需走路,兩邊車不過關。不良於行或老弱者困難,走兩公里,那心情如於政局不安肯定似鉛重。還有一點,出境過關盡量要求官員將印蓋在出入境單張上,如打上護照上,日後出入回教國家多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