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短6度分隔 拉近人距離經4.74人可尋人

縮短6度分隔 拉近人距離
經4.74人可尋人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有多遠?可能太遠。美國學者近半世紀前提出6度分隔理論(sixdegreesofseparation),指一個人平均只須透過6個中間人,就可聯繫到一個素不相識的人。社交網站facebook最近對全球逾7億用戶的研究更發現,互聯網和社交網將人的距離拉得近,6度分隔理論要改寫為4.74度。

6度分隔理論最先由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米爾格拉姆(StanleyMilgram)於1967年提出,當年他隨機挑選了296名志願者參與實驗,指示他們透過朋友、朋友的朋友,將一張明信片寄給一個住在波士頓郊區的人,最終印證出兩個陌生人只須六個朋友就可聯繫上。

學者:令世界變小

為了印證社交網將人的距離拉得更近,fb早前就與意大利米蘭大學合作,進行為期一個月的研究。fb以全球7.21億活躍用戶為對象,相當於全球人口的1/10,是歷來最大型同類研究。研究員利用由米蘭大學研發的演算法,計算要聯繫世上任何兩個人所須的平均人數。結果發現,隨機抽樣運算出來的平均數值是4.74,在13歲以上有逾半人口玩fb的美國更只須4.37人,瑞典或意大利的數值也是接近4,遠低於fb三年前在同類研究計算出的數值5.28。
美國康奈爾大學電腦科學教授克萊因伯格舉了一個例:一名男子犯罪被通緝,一名fb用戶可能會發現同學租住單位的房東原來跟這通緝犯一起長大,因此可能會因彼此的fb「朋友」名單聯繫上,「這種聯繫令世界變小」。
微軟2008年也曾進行相關研究,過濾某單一月份的MSN訊息,比對2.4億用戶的300億則訊息,發現兩個陌生人平均只需6.6人就可聯繫上來。
英國《每日郵報》/美國《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