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10月整體出口表現意外反彈,並為5個月以來重上雙位數升幅,因基數效應、東南亞水災等因素刺激升幅達11.5%,遠較市場預期的1.9%為高;並扭轉9月跌勢轉為增長。不過有玩具廠商未有同感,並揚言10月正式踏入寒冬,並開始裁員減產。
記者:周燕芬
經營玩具業務的建溢(638),副主席馮華昌指10月份情況未見改善,反而有海外客戶將貨品「hold住唔走貨」,待感恩節表現才作決定。
他更形容10月1日寒冬正式開始,表現非常反常,「以往10月、11月中貨物仍嘭嘭聲去,但今年10月啲貨走唔到,定單hold住!」馮華昌預料這個寒冬至少會延續至明年9月,情況較08年還差。公司於10月亦作出應變措施,削減員工10%,減產25%,並計劃將農曆年假由2星期增至3星期。
「好多定單hold住」
政府發言人分析,10月增幅與去年同期比較基數較低有關。大和總研高級經濟師賴志文指,9、10月出口數字平均為4.3%,並非值得鼓舞數字,連續3個月更出現按季減幅0.9%。今年全年平均出口增長料11.2%,明年首季有機會再現負增長。香港付貨人委員會會長林宣武稱,10月出口相當部份為今年首季所接定單,當時情況並未嚴重;此外東南亞水災亦對補給貨品需求增加;還有聖誕檔期電子產品付運亦有所增加。
明年首季或負增長
統計處資料顯示,10月份整體出口升11.5%至3056.85億元,當中轉口貿易升12%至3004.25億元;進口升10.9%至3288.24億元。錄得有形貿易逆差231億元。主要出口市場以中國內地表現最好,增長11.9%至1599.66億元;美國微升2%,德國升5.5%;出口貨品則以嬰兒車、玩具、遊戲及運動貨品等雜項表現最佳,上升28.3%至270.4億元。
政府發言人表示,10月幾乎所有市場均出現反彈,其中輸往內地的出口見到尤為明顯的好轉。輸往美國、歐盟和日本的出口亦回復溫和增長,而輸往部份亞洲市場的出口則重拾強勁的雙位數增長。但環球經濟疲弱、歐債危機背景下,香港短期出口前景仍甚為不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