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歐元解體危機 美31大行須「應考」儲局再壓測條件更辣

應對歐元解體危機 美31大行須「應考」
儲局再壓測條件更辣

【本報綜合報道】歐債危機沒完沒了,各方已開始就歐元區解體作準備工夫。美國聯儲局宣佈向全美31間大型銀行進行更嚴格的壓力測試,並公開測試結果,希望藉此提高透明度,消息拖累金融股表現。

另外,多間外滙交易所亦着手進行壓力測試,評核歐元區解體對滙市及機構的影響。滙豐分析員日前就表示,有國家退出歐元區「並非無法想像」(notunimaginable)。

聯儲局主席伯南克

美銀高盛榜上有名

聯儲局表示為確保銀行在經濟或財政不景的情況下,仍有足夠資本營運,遂宣佈於明年初,把壓力測試範圍由原有的19間,擴大至31間大型銀行,當中包括美國銀行、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花旗集團及富國銀行6間大行。而儲局表示,測試條例為最壞情況,包括失業率升至13%、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收縮8%、以及2011年第三季至2012年第四季間,股市跌52%等,以評核銀行抗逆境能力。
儲局要求上述銀於明年1月19日前,提交財政及貸款組合報告,並會於明年3月公佈壓力測試結果。儲局會根據壓測結果,以決定是否批准銀行增加年尾花紅及回購股份。消息拖累金融股向下,星展銀行於新加坡交易所一度跌2.5%。而高盛及美銀昨早段亦分別跌1.1%及1.5%。受歐債危機及環球經濟增長放緩影響,追蹤24間銀行的KBW銀行指數今年已挫31%,表現遠遜標普500指數的下跌5.5%。
除儲局外,為銀行提供交易外滙交易平台的CLSBankInternational亦着手為歐元區解體作好準備,為機構進行壓力測試,評估歐元區解體對滙市及機構的影響。而在63間使用CLS服務的銀行當中,有部份亦有類似計劃,測試機構於歐元瓦解後的穩定性。

外滙交易所着手測試

有投資者擔心,儲局突然宣佈進行壓力測試,是否代表經濟前景會再次轉下?瑞穗實業銀行外滙銷售主管FabianEliasson就以2008年金融海嘯為例,指即使銀行曾以最壞的情況作測試,但這些情況最終亦沒有發生,市場毋須感到憂慮。
儘管如此,不少專家認為,歐元區解體並非天方夜談。根據巴克萊資本早前進行的調查顯示,在1000名受訪客戶當中,有近一半認為至少會有一個國家退出歐元區,比較上季急升四份一。滙豐控股周二時警告,指有國家退出歐元區「並非無法想像」。而野村銀行上周五更發表報告,提醒投資者需查看國債的購買條款,以免因歐元區解體而蒙受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