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單減少 PMI逾兩年半新低中國製造業再陷萎縮

定單減少 PMI逾兩年半新低
中國製造業再陷萎縮

【本報訊】在外衰內弱夾擊下,中國經濟再陷萎縮之局。滙豐11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初值指數(PMI),不但錄得32個月以來最低位,指數更只得48,較10月的51急跌,由擴張轉為萎縮;內地定單縮減為主要原因,引發對內地需求減少的關注。 記者:周燕芬

中國PMI初值只有48點,為09年3月以來低位。當中整體新定單更由10月的52.6擴張水平,轉為11月的45.7萎縮水平;當中新出口定單仍保持加速擴張至52.3,意味國內定單有較大萎縮。而產出同樣由10月的51.4擴張水平,轉為11月的46.7萎縮水平。而投入價格和出廠價格均急跌,並由擴張轉為萎縮,分別跌至43.2和44.8。

料明年進出口增幅減

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畢吉耀稱,今年全年外貿增速「高開低走」已成定局,進出口增速回落趨勢將延續,預計明年全年進出口總額將在4.2萬億至4.32萬億美元之間,增幅在14至17.5%,增幅將較今年進一步回落。
滙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表示,PMI初值下滑數據,預示工業增加值的增長可能於未來數月進一步回落至按年增幅11至12%水平,反映內需放緩和外需前景疲弱。然而由於通脹壓力回落的速度有可能快於預期,這將為決策層實施進一步的局部寬鬆政策提供空間。
不過有從事內地傢俬製造及銷售商指出,不認為11月份與10月份定單有明顯變動。而從事內地香煙相關製造及銷售商亦表示,定單狀況未見有變化。

港廠家減價搶生意

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會長莊成鑫認同,11月的出口定單較10月略有改善,主要是趕走聖誕檔期的貨品以及開始付運春季貨品所致。然而以按年比較,他估計香港11月的出口量有雙位數跌幅;至於出口價值則因今年出口貨價提升約10%,跌幅會較細。至於全年計算,不同行業出口量跌幅由10至40%不等,重災區為紡織、鞋業及服裝毛衫,被東南亞新興市場搶走不少定單。有廠家正處「垂死掙扎」邊緣,實行「割喉式」減價搶生意。不過他預期「明年仲慘」,未來2至3年都看淡。面對海外消費力轉弱,已經有出口界計劃明年將產品降價至去年以至前年價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