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噏:男人奮鬥的目標 - 視而不見

Whats噏:男人奮鬥的目標 - 視而不見

柏加,可能是每個男人奮鬥的目標。
他出身寒微(查爾頓),也非富二代(父親是司機),因此沒有閒情逸致如陳冠希,可拿着貴價攝錄器材大拍人體寫真,當然也沒有陳浩民、馬德鐘的地位,可對後輩如此「好客」。他年輕時在山寨廠捱出頭,其後被外資公司(車路士)相中,高薪挖角,可惜活在同僚林柏特、馬基列尼的陰影下,做過南柯一夢,便黯然重回中小型班。
去季在韋斯咸,不論是班主、領隊、球員,或是球迷都經常露出失望的表情,只有他,無論順逆,都在全場奔跑。鏡頭常在槌仔幫的半場出現,你永遠會發現有個人就在皮球旁邊,或緊身纏繞,或伺機而動;反攻時也會發現這個人的身影,有時盤球出擊,有時致命一傳,甚至要這位防中肩負入球重擔。每次見他總是疲於奔命,以為其終於筋疲力歇,但他稍稍俯首喘息,便會再上征途。
人們總是迷信名牌,近年的英軍領隊,明知雙特欠化學作用,卻仍然重用,甚至平平無奇的巴利也可搶得一席正選,柏加卻依然被拒諸門外,這些「伯樂」的教訓,當然是一次又一次在大賽失望而回,直至去季柏加當選英格蘭足球先生,有人才後知後覺,老將大器晚成,如今已三十有一,但他的故事教曉我,努力,還是有可能得到欣賞。
柏加獲獎後,還有一段小插曲。他在訪問中透露,其子一向只會與友儕談論朗尼、謝拉特,有感自己卻在包尾大幡效力,甚至擔心兒子會感難堪,直至捧起個人獎盃後的翌日,兒子終可自豪地向朋友談起自己的名字。
文:視而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