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孕婦來港剖腹誕嬰後死亡,死因裁判官昨裁定她死於不幸。對於懷疑延誤輸血的關鍵問題,裁判官指負責輸血的醫生及浸會醫院護士各執一詞,雙方皆屬富經驗醫護人員,相信事件或因溝通出現誤會所致。死者丈夫無奈接受判決,但認為醫生及院方互相卸責,令真相成謎,或會採取法律行動追究。面對甫出世便失去母親的幼女,他的心仍在痛。
醫生指示不清楚
死因裁判官陳碧橋指,綜合證人的供詞,死者楊烽(39歲)因產後大量出血,導致缺氧缺血性腦損傷致死。至於血崩是否因植入性胎盤所致,以及院方的事後跟進是否妥當,裁判官不予置評,亦沒有就本案作出建議。
根據庭上證供,死者產後出血逾半小時,才獲首次輸血,手術期間血壓更一度低至不可量度的水平,影響對腦部供氧。
負責手術的麻醉科醫生謝成霖指,當時已要求護士盡快從血庫提取不用配對的血製品,及早輸血。惟浸會醫院護士長劉寶平則供稱,是她詢問下,謝才要求往血庫提取四包完全脗合的血液,導致配血需時。裁判官認為事隔多月,雙方可能已記不清楚當時的一字一句,但認為謝確曾要求不用配對的血製品,只是表達得不清楚,導致誤解。
夫接受死因庭裁決
死者丈夫施健昨在庭外表示,接受死因庭的裁決,但認為主診的兩名醫生及浸會醫院人員作供期間,互相推卸責任,坦言對此感失望。他舉例指專家證人質疑緊急應變機制啟動35分鐘後,亡妻才獲輸血,但醫生及護士對此延誤各執一詞,隱瞞事實。
事件令他對本港醫療制度感失望,他只想尋找真相,亦認為院方應尋求改進及修正問題,以免事件重演。他將會與律師稍後商討,以確定下一步行動,不排除向院方索償。
死者01年在內地剖腹誕下孖女,05年曾在內地接受人工流產手術。09年再懷孕,曾四次來港會見主診婦產科醫生林文浩,未有發現異樣。
去年3月3日到浸會醫院剖腹產女,期間大量失血,留醫至同月7日死亡。
案件編號:CCDI22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