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醫管局醫生流失率由七月的高峯期稍為回落,但整體空缺仍有200人,連同新服務,所欠人手更多達500人,醫管局行政總裁梁栢賢形容仍處於「好艱難」時期。縱使上月晉升了110名專科醫生為副顧問醫生,圖挽留人手,但有升職醫生坦言,升職後工作環境未必有改善,難以解決人手流失,早前出現大逃亡的屯門醫院內科,最近再有5名醫生離職。
160人晉升略增士氣
公立醫院的醫生流失問題於今年七月最嚴峻,當時流失率高達5.8%。今年九月的流失率稍跌至5.2%,但整體醫生空缺仍有200個,涉及急症科及麻醉科等,連同醫管局一些新服務的開展計劃,尚欠約500名醫生。
醫管局行政總裁梁栢賢接受香港電台的訪問時形容,在人手不足的問題上,公立醫院仍處於「好艱難」的時期,但隨着較早前公佈的一系列挽留人手措施逐步落實,他期望流失率會再有明顯下降。
除透過聘請兼職醫生和海外醫生外,上月亦有160名醫生獲確認晉升,當中包括110人獲升為副顧問醫生,以挽留人手。梁說,他感覺到醫院的工作氣氛已較他剛上任初期有所改善,士氣問題漸見曙光。
未有改善工作環境
有剛獲晉升為副顧問醫生的東區醫院內科醫生透露,加入醫管局逾15年,早在8年前已考獲專科資格,要兼任行政和臨床工作,但薪酬福利只等同一個只須負責前線臨床工作的醫生;獲晉升後,他坦言「條氣順好多」,因感覺自己對工作的付出獲管理層認同,薪酬也較原來增加約一成。但他認同,部份醫院因醫生人手緊張,即使獲晉升為副顧問醫生,工作量與晉升前分別不大,工作環境並無改善。
前線醫生聯盟副主席吳志豪也指,晉升部份醫生並無改善整體工作環境惡劣的問題,令醫生人手繼續流失。以他工作的屯門醫院內科為例,最近再有一名副顧問醫生轉戰私營醫療市場,另有四名駐院醫生轉院或轉到其他專科任職。他擔心,冬季時入院病人增加,病房人手壓力又再爆煲。